第1037章 不同的理念,同样的心(第2页)

陛下自是圣明!便如这山间野草,斩断茎秆,根还深埋土底,一场雨下,又会疯长。”
“行力所能及之举,为后世谋罢了。待朕西去之后,天下大事还哪轮得到朕来劳神!”说罢,隆圣帝稍稍挑眉。“闻宁州有一李正我,乃夫子高徒,传有经天纬地之能,更有王佐天下之才!将来之事,自有这些后辈操心!”
“陛下言不由衷啊!”说着,公孙妙善抬手指向南面。“南境百姓住草屋、食粗粮,一年劳作所得,大半数都要缴给世家。
中州士族锦衣玉食,良田千顷,却可凭祖荫免缴赋税。百姓已然食不果腹,士族却是骄奢淫逸,旦遇天灾,饿殍遍野,盗匪丛生,即便天下一统,乱世仍在继续……
陛下削藩收权,肃清朝野,也只是斩了野草的茎,却没拔除它的根。”
“说得轻巧!要不你来?”隆圣帝不由的瞥了对方一眼,旋即沉默良久。“当年朕推行均田赋令,便欲将世家多余田产分给流民。但满朝文武半数出身世家,奏折堆了三尺之高,言祖宗之法不可废,圣祖之道不可改。
朕硬压着司徒孝康推行三年,其结果?一众世家联合朝臣抗命,暗中煽动流民叛乱,为此,韩布平叛四年方才还朝。
断人利益如掘人祖坟,闹得最凶的便是三王。继续下去,大周早已覆灭……”
“陛下是帝王,行事却需顾全大局!可正是这大局二字,往往斩断了前路。”公孙妙善拿起酒壶,又饮下一口。“陛下想要天下安,终究要落在民心二字之上。”
隆圣帝闻言,忽然笑了,笑声中还带着几分愤慨。“所谓民心?朕当年驻守凉州,每见百姓易子而食,也曾立誓要让天下人有饭吃、有衣穿。
如今看来,不过臆想罢了。
民心最是金贵,也最是廉价。你给百姓一碗饭,他们会念你的好;可一旦你要动世家的利益,世家又会裹挟这群愚民骂你“昏君”。(注释:比如雍正帝推行的摊丁入亩和火耗归公,除了大量世家贵族和地主商贾,骂他的百姓也不在少数,甚至比地主阶级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