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北庭大发展(第2页)
高昌甜瓜、北庭棉花、亦列地区的果干、蒲类海的天然碱、金山的铁、天山的煤、于阗的美玉、亦列马、喀什噶尔的疏勒驴、叶密里城的亦列牛,就此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地方特产。
韩世忠领兵入北庭之后,朝廷也为北庭都护府配置了完善的文官,都护府长史就是何铸。何铸是浙江行省杭州余杭府人士,赵佶政和年间的进士,在前宋时期的官职不高,只先后担任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监察御史等职务。
入新汉之后,何铸品性刚直、曾经借上奏谏言的机会对王伦各种讽刺,但偏偏就入了裴宣的眼,先后数次推荐,王伦也不得不捏着鼻子用他。
随着朝政事务稳定,何铸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却被王伦直接派到西域出任都护府长史,作为韩世忠的副手了。
韩世忠为人豪迈高昂,何铸刚直,两个人都是直性子,都不喜欢在背后搞小动作,有意见不一致,两个人就要大吵一番,然而两个人又都不记仇,只是就事论事,就这么磨合了数年,竟相处得愈发融洽了。
似何铸这样的人才,是很有些大汉主义思想的,他觉得既然高昌从五代以来就生活着许多汉人,那么朝廷就应该继续鼓励汉人在高昌回鹘内部的壮大。
该如何壮大呢?除了请朝廷支持移民外,那就是对辖区内诸族进行教化,如何教化,自然还是先发展经济,毕竟“仓廪实而知礼节”嘛!
所以何铸建议韩世忠向朝廷要政策,高价招揽内地工匠专家前来北庭指导技术,在高昌城兴办各种新式学堂,吸引外来人才的同时也自己培养本地人才。
韩世忠便也渐渐发现了,原来除了打仗之外,种地的乐趣也是非常巨大的。况且西面的岳飞和南面的史文恭都非常能打,他这个北庭都护府做好种地发展的工作,一样能够使朝廷在西域受益。
故而北庭都护府辖区内,以高昌城为中心,伊吾、北庭、叶密里乃至焉耆、龟兹诸城都随之发展了起来。
背嵬军将士没有仗打、无法获得军功,朝廷就给了其他政策上的优待,比如凡在亦列河谷军屯的将士,在戍边期间都会享有一定数量土地的产出分配权,朝廷将部分军饷以及额外补助作为基础金,投入到许多作坊当中,这样将士就会获得时间期限内的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