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宋:水浒也称王万人丛中一回首

第1142章 吕宋的殖民进程(第2页)

也就是说,百姓们自发组织南下的队伍,在某个岛屿占据了一块土地,那么这片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朝廷是不会插手的,只是会收取部分土地税,从而为这些殖民土地提供武力保护。

这项新政几乎得到了所有重臣们的反对,因为许多大臣都认为,朝廷这是放任民间力量向南倾泻,万一有野心之辈拥众立国于南海,那就是对中原的巨大威胁。

但王伦并不认为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历史已经证明过了,开拓南洋的汉人势力,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的支持,南洋的确出现了许多汉人的小势力、小政权,但那是在中原王朝根本就不愿意管理或者无暇顾及的前提下出现的。

东南亚的地理条件、气候情况、交通情况、本地土著的分布情况,注定了来到这里殖民的群体,必然只能够发展种植业。

除了大米种植外,各种香料、经济林木的种植才是主流,可以说单一的种植园经济几乎就是必然。

这意味着东南亚必须有一个足够规模的巨大市场来消化产出的一切,而邻近的中原就是这个最为合适的市场。而且开拓东南亚形成殖民式的种植园经济,就相当于为中原寻找到了一处合适的、有着足够产出的、运输也相对便利的粮食产地,也更有利于中原推动工艺和技术革命,更有利于缓解中原地区的土地兼并。

在王伦的设想中,日本提供金银等可以作为流通货币的贵金属,提供各种矿产;李朝未来内附为交趾行省,与东南亚一起提供粮食,朝鲜以及草原提供一部分人力资源,那么以东亚为中心,东北亚、东南亚、中亚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循环区。

那么中原王朝就可以凭借着先进的制度、先进的科技工艺优势、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率先完成工业化的革命,从而抢先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前端。

简而言之,在王伦心中,日本倭人和东南野人都不算是“人”,他们的历史任务就是为了中原的伟大付出一切。

为了让中原继续伟大、一直伟大,与其苦一苦中原百姓,为什么不苦一苦周边的异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