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宋:水浒也称王万人丛中一回首
第1153章 对日本增兵(第3页)
硝石、硫磺对于日本而言没有什么大用处,但是朝廷急需啊!由于前宋时期大量铜钱外流,抢占了日本的货币流通市场,日本方面倒是有自铸铜钱的想法,但天皇没有实权,贵族们也无法获得铸币权,对于开采铜矿的欲望就并不强烈。
这他娘的日本诸岛就是个聚宝盆啊,于是朝廷诸高官、尤其是户部官员们的反响最为强烈,都支持朝廷对日本增兵。
在朝廷规范了市舶司之后,朝廷以及沿海诸行省官员们都知道,外贸尤其是海贸的利润是真的大啊,若能全占日本,夺取了日本诸多矿山,朝廷就有精力对南海用兵,将通夷水道以西的海运航线也给夺回来。
前宋由于西夏的存在,许多官员并不清楚丝绸之路的暴利,又由于辽国在北方牵扯了朝廷大量的注意力,许多官员也不清楚南海方向海贸的巨大利润。
本朝建立后,王伦打通了丝绸之路深入西域的路段,让朝廷众高官们切实体会到为何唐朝要打到西域去的原因了,没人跟钱过不去。
同样地,朝廷对吕宋的开拓、南海水师的亮眼表现,以市舶司对海贸的控制,收回了民间走私权益,也让官员们彻底看清了什么是海外贸易。
于是王伦与众臣子们一合计,若能用取自日本的钱,支持水师继续向外探索,开辟更多的海外市场,想一想都觉得幸福啊!
故而王伦有生之年的目标,就是陆地、海上同时打通与印度的航线,通过经济殖民攫取印度的棉花等各种物资,如此便可以将东南亚诸藩属国变为华夏的产粮区,在理想状态下,朝廷便可以发挥中央政府该有的作用。
可以通过南粮北运、南北畅通,大大减缓天气变化带给北方百姓的生存压力,如此才算是真正的“泄洪”,将潜在的与中央对抗的地方力量分散、引导乃至于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