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军工系统宝屁龙龙

第395章 归期未定(第2页)

 面对长达8600多公里、十几个小时的旅程,他心里不免有些打鼓,是不是这辈子注定要在天上飞来飞去? 

 想着“BAC”项目成功后,首要之事便是给自己买一架私人飞机,要安全性能高的,最好是四引擎的。 

 万一遇到危险,还得有可靠的逃生措施。航程要够远,至少能飞一万多公里;内部空间要宽敞舒适,最好有床可以安心睡觉,还要有个大大的按摩浴缸…… 

 想到这里,他在头等舱的宽敞座位上慢慢进入了梦乡。 

 另一边,腾野伟岗走出英尔特那栋现代化的大楼,心情沉重。他感觉这次的努力恐怕要落空了。 

 不过,这并不是因为英尔特轻视他或他的成果。事实上,他的到来受到了超乎寻常的欢迎,连英尔特的总裁安迪·葛洛夫都亲自接见了他,对他的研究给予了高度赞赏。 

 然而,葛洛夫同时也表达了一个遗憾的事实:尽管腾野的研究前景广阔,但由于技术还不成熟,加上英尔特正面临许多挑战,公司无法在这个项目上投入太多资源。 

 葛洛夫详细解释了其中的原因,而这些理由腾野自己也十分明白。 

 说到底,他所提出的技术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实际操作,距离商业化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 

 在1975年前,老美可以说是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领头羊,无人能出其右。 

 老美通过在军事和国防上的巨额投资,率先建成了一个独立且完整的半导体产业系统。 

 期间,老美发明了硅晶体管、集成电路、mos、Cmos及drAm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奠定了现代半导体科技的基础。 

 众多半导体公司中,英尔特尤为突出。1971年,英尔特工程师霍夫创造了世界上首款商用微处理器——4004,这款仅有2300个晶体管的小芯片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1981年,iBm选择英尔特的8088芯片作为其个人电脑的Cpu,这一决定让英尔特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然而,英尔特并非一帆风顺。尽管在Cpu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在存储器方面,尤其是drAm上,英尔特却遭遇了滑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