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级军工系统宝屁龙龙

第526章 无知者无畏(第3页)

 直到1920年,另一位奥国工程师埃蒂安·奥米森设计的多旋翼飞行器成功飞行了14分钟,创造了当时的纪录。” 

 “真了不起!” 

 苏晨惊叹:“后来又发生了什么?” 

 “随着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单旋翼直升机逐渐成为主流,而多旋翼的研究则分成了不同的方向。 

 二战后,老美陆军出于军事需求,探索了更大载重的垂直起降飞机。 

 其中最成功的要数柯蒂斯-莱特公司的‘飞行吉普’项目,尤其是vz-7型号,在1959到1960年间实现了稳定的飞行。” 

 苏晨点头表示理解,卢赫生则继续深入探讨多旋翼系统的演变历史。 

 苏晨好奇地问道:“既然1960年就实现了稳定可控的飞行

,为什么您还说多旋翼结构是个经典难题呢?” 

 卢赫生略带深意地看着他,缓缓回答:“因为那项研究后来停滞了。” 

 “但那家公司似乎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啊?”苏晨不解。 

 “确实有进展。” 

 卢赫生解释道:“但在试飞中发现了这种结构的一些致命缺点,对于载人航空器来说,这些问题几乎是无法接受的。” 

 苏晨倾听着,意识到自己进入了一个知识盲区。 

 卢老爷子继续说道:“拿你的四旋翼无人机为例,从空气动力学角度看,它本质上是静不稳定的。 

 即使所有部件都完美调校,只要有一点外部扰动,系统就会失去平衡,而且自身无法恢复。” 

 苏晨点了点头,回忆起当初制作原型机时为确保重心稳定所付出的努力,深感认同。 

 “为了保持平衡,四旋翼需要一套‘姿态传感器-飞控-发动机’的负反馈系统。” 

 卢赫生接着说:“这要么意味着使用复杂的直升机式控制机制,要么通过精确调整螺旋桨升力来维持平衡。 

 然而,在当时,这两种方法都有难以克服的技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