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捧月翻滚的肚皮

第八百七十二章 提条件

 自打《征服》火了之后,导演高群舒在业内的声望也狠提了一波。`如.文,惘~ ,免?废,跃*黩!

 不再像以前那般,拍戏拉不到赞助,还得自己掏钱。

 拍完了也没人买,得上赶着去吆喝,找各种小老板讨生活。

 一部戏红了,一切就都变了。

 导演和演员,其实都一样。

 一火,就从孙子成了大爷。

 不光拍的电视剧有人抢着要,还让他顺利进入了电影行。

 上影厂拍《东京审判》时就找到了他。

 虽然票房一般,来回捣鼓到最后,勉强捞了个保本。

 但国内的奖项和提名拿了不少。

 高导见此,心气也足。

 我可以啊!

 拍电影也没拉胯。

 这就开始寻找更大的投资与合作。

 这年头影视行谁有钱?

 帝圈!

 港圈是有钱,但他不熟。

 而且高导擅长的是警匪和暴力题材的影视作品。

 这类作品,港圈比他熟。

 用不上他。

 找来找去,便找到了桦宜头上!

 他带着一份自己新做的警匪犯罪剧本,找到了王家哥俩。

 见到他找上门,桦宜还挺热情。

 已经在走上市流程,很快就要见分晓,公司现在缺的就是人才和好项目!

 但聊了许久后,桦宜的高层对他手中的项目兴趣一般。

 就在他即将失望而归之时,加入桦宜数年,专门负责影片监制和审核的陈国富给高导喊住了。

 “你这个项目,公司觉得一般。”

 “但我手里刚好有个份小说版权,我做了份剧本大纲,要不要一起看一下。”

 这本小说,就是有“华夏谍战之父”美誉的知名作家,麦家所撰写的《风声》!

 《潜伏》火了后,全国上下掀起了一阵谍战热。

 桦宜这边肯定也感兴趣。

 陈国富便找到了麦家。

 麦家的家世很特殊。

 爷爷是基督教徒,外公是地主。

 就这成分,在特殊年代的待遇,可想而知。

 幸好这位脑子够好,凭成绩进入了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改变了命运。

 毕业后又分配到了福州的一家情报机构,负责无线电分析和收发工作。

 就因为这份工作,才让他有了些谍战小说的理论基础。

 人家都是编的,可他是真会啊!

 复员后到了成都电视台当编导,边摸鱼边写小说。

 当过兵,又是川蜀出来的。

 这两点,让他非常容易打入帝圈高层。

 所以一想找谍战题材的作品,首先就想到了他。

 陈国富自己混港圈的时候,也当过导演。

 但现在主要负责的是桦宜作品的监制工作。

 并且他还是华夏最早一批专业监制。

 以前华夏的监制没啥大用,都是导演和制片说了算。

 这位在哥伦比亚电影混过,把国际化的标准监制理念引入了桦宜,再带向整个娱乐圈。+l/a+n\l_a¨n^w\e¨n+x!u^e^.\c¨o~m¢

 陈国富能导,但有个问题。

 他擅长的,是恐怖,惊悚,比较邪典的那种阴郁风作品。

 梁家辉和刘若婴的那部《双瞳》就是他的大作。

 这片子说的是一位fbi与宝岛警察一起追捕连环杀人犯,最终发现这起案件背后有玄学力量存在。

 听着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

 后来有一部系列作品的第二部,就是华夏侦探和美利坚警探一起,调查富有玄学背景的连环杀人案。

 就是《唐人街探案2》。

 《唐探2》被很多人说是抄袭了《双瞳》。

 因为片中关于五行杀人,兵解成仙的理念与《双瞳》是完全一致的。

 但还真不能说陈思成是抄袭,最多是致敬。

 抄袭与致敬之前的区别,往往在于两位作者之间的关系。

 陈思成与陈国富认识,关系还很好。

 而且片中王逊扮演的角色,名叫“陆国富”。

 明显是在恶搞陈国富。

 陈国富很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风格,难以把握一部谍战片。

 他不擅长群像刻画。

 哎!

 高群舒刚好擅长啊。

 高导最爱搞群像,他的作品,无论电视剧还是电影,都是乌泱泱一堆人。

 陈国富想着,他的群像能力,再加上我对风格的把控,应该能凑出一个合适的班底。

 俩人聊了一阵后,高群舒也觉得有点意思。

 关键桦宜给的太多了……

 王家哥俩需要在上市前后拉高股价。

 一旦上市,资金根本不

成问题。

 现在的投入,以后都能十倍,百倍的在股票市场上捞回来。

 所以哥俩直接给这项目打上了“无预算上限”的内部标签。

 但也只是说说,否则就不会拉来冯晓刚当监制,监管这俩导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