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捧月翻滚的肚皮

第九百四十七章 劈山(第2页)

 后来《长江七号》首映,周星持又找冯导帮忙宣传。

 冯导带着许帆去了。

 但冯导后来找他帮忙宣传《唐山大地震》时,星爷又说没空。

 冯大炮就开炮了。

 可冯晓刚就没想过,他当年也是这么涮叶京的,气的对方拍了《和青春有关的日子》,塑造了冯裤子这么个小人角色。

 张远找的没星爷那么大牌,但也挺有份量。

 “我想联系陈德僧导演。”张远说出了他的目标。

 “哦,陈德僧呐,更好办啦!”洪金保一听这个名字,挥手表示简单。

 因为陈德僧别看现在是大导演了,最早这位的工作,其实是辰龙的助理。

 所以和成家班以及元家班的人非常熟,算是自己人。

 “陈德僧……”

 听到这个名字后,同在主桌的任达桦大哥突然眯起了眼睛。

 “对,就是陈导。”张远重复道。

 任达桦面露惊讶色,随后迅速转头,看向甄子弹!

 洪金保见任达桦状态有变,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国际丹。

 这一看不要紧,发现对方的面色青了!

 “您帮我私下联系陈导,我和他吃个饭谈谈。¢餿?飕,小¨税*徃¢ -哽.鑫′醉,全+”张远没管他们,继续说话。

 “啊……可以,没问题的。”洪金保发觉不对劲,但还是答应下来。

 因为张远刚才卖了他面子,没对叶伟性做什么。

 现在人家开口,他当然不好拒绝。

 你没想过,张远为啥故意先搞叶伟性。

 为的就是现在堵他嘴。

 “怎么了?”大哥大又转过头去,问向甄子弹。

 “陈导也找过我。”甄子弹咬牙道。

 洪金保:……

 大哥大斜眼看向张远,这才明白过来。

 “好小子,当我面搞事!”

 “还提前堵我嘴。”

 陈德僧导演正在筹备的新戏,叫《十月围城》。

 是陈可欣投靠大陆后,拿出的第二部作品。

 陈导没有亲自上,而是作为监制维持大局,同时拉班子,拉投资。

 所以这部戏用的幕后团队,基本都是《投名状》的班底。

 这片子好不好?

 太好了!

 而且陈可欣一如既往,与《投名状》一样,照例看大清不爽。

 这点张远非常认可。

 《十月围城》是真实事件改编,人物都是真的,但故事是假的。

 讲述了孙文来到香江共商聚义,清庭派人刺杀。

 革命党人与一群升斗小民共同保护中山先生的故事。

 理论上,这部戏其实算献礼电影。

 但与《建国大业》这种特别正,特别主旋律的片子又很不相同。

 张远觉得,《十月围城》的故事性和人物塑造是比《建国大业》要强的。

 陈可欣找陈德僧也算是志同道合。

 包括尔冬生在内,他们几人都是那种比较执着,又擅长刻画小人物,表达手段很细腻的导演。

 《十月围城》的本子99年就有了,最早叫《十月维城》。

 因为故事的发生地是1906年的香江中环,距离维多利亚港不远。

 当年陈德僧拿着本子,找遍了香江的投资人,却没有拍成这部戏。

 因为他开口就要6800万港币的投资!

 99年票房最高的港片是《喜剧之王》,票房不到3000万港币……

 鬼才会给他投哦!

 必亏,谁会投。

 陈德僧要这价倒不是想坑钱。

 他只是为了重建一整个1906年的中环。

 置景费他算过了,就要好几千万。

 这就是香江影坛的弊端,以及没落的原因之一。

 小小的香江市场,票房上限太低了。

 无法支持大制作拍摄。

 因为赚不回本。

 就只能搞些小成本的警匪片,喜剧片,功夫片,逐渐逐渐,路就走窄了。

 这就和小国再强,也难以长期在技术科学领域保持领先。

 因为本土市场支撑不起保持顶流的资金体量。

 岛国的氢能源汽车被中美联手用电车完虐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小日子自己在技术和专利方面不做人也是个问题。

 但道理是一样,你作为小国或者地区,在某项技术上有壁垒,人家大国压根不会理,靠市场体量直接绕过,培养新技术新市场就好。

 你香江功夫片强,我不搞功夫就成。

 可你香江则不同,好莱坞那套他搞不起。

 直到现在!

 大陆市场起来了,足以支撑上亿成本的电影开发。

 在陈可欣的介绍下,才找到了中影。

 中影自己投钱,又拉上了于东的保利博纳,这才凑够了数。

 老韩一听是大制作,立马生出了“买买买”的冲动。

 大片好啊,我就喜欢大片。

 说实话,这戏可比《赤壁》强多了。

 是个正经玩意。

 虽然是港片的底子,但这部戏半数主演都是大陆人,且角色戏份和深度都不差,并非是凑数的。

 真是把人往好里用。

 并非像《赤壁》那般,戏份往港台演员身上一边倒。

 《十月围城》这部戏的选角,陈德僧找来了陈可欣推荐的梁家挥,还有现在就在主桌坐着的任达桦。

 阿乐和大d在《黑社会》之后又重逢了。

 这回大d又疯了。

 他不是要搞新和连胜,这把他要搞新中国!

 所以一听陈德僧的名字,老哥才立即抬头。

 因为这部戏也找了甄子弹!

 张远话一出口,社会经验丰富的任达桦立马知道,这年轻人是故意的!

 天下没有这么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