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头号悍匪落网记(十一)(第3页)

 凡是手持枪械的警察,无一例外都被击中手腕,导致失去战斗力;而那些追击他的人,也都被打伤腿部,无法继续追捕。而且,他的每一发子弹都如同长了眼睛,弹无虚发,令人咋舌。

 虽然事实与传闻存在巨大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对方的枪法确实精湛无比。“4·08”现场的所有目击者都可以证实这一点,因为当时对方拉开车门后瞬间便开始射击,根本没有丝毫瞄准的时间。

 不仅如此,对方操枪动作规范,边射击边后退,携枪跳跃的姿态犹如经过专业训练一般。

 在遭遇战中,他能够如此迅速地做出反应,主动出击并抢先击倒我方人员,随后又以惊人的速度逃匿,这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是事先精心策划好的。

 毫无疑问,未经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是极难做到这一点的。尤其是他的射击水平,无论是射击的准确性、稳定性还是连贯性,亦或是对运动中射击各种技巧的把握,都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现场勘查和现场访查所揭示的种种迹象,都在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方向,让你在判断上不由自主地形成了一个递进式的四重推理:

 首先,案犯很有可能是一名复员军人;

 进一步推断,案犯极有可能是复员军人中的特种兵。

 案犯极有可能是特种兵中的特等射手,亦或是符合上述条件且参加过越战的人员。这一发现让我们的侦破工作犹如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旋涡,兜兜转转,始终无法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而这一切,都是由现场的独特特点所决定的。

 现场的特征就如同一个明确的导向,引导着我们的思路。如果不顺着这个方向去思考,那么所有其他的解释都将显得牵强附会,甚至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