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 太平总坛,惊闻神逆!

与此同时,此时位于大玄皇朝北部的大玄黄巾军当中,刚刚在李世民手下吃了一场大败的朱元璋在短暂叮嘱了麾下的谋士朱升以及主帅徐达等人,安排他们的这支大玄黄巾军暂时休养生息之后。

朱元璋便独自带着几名黄巾老兵独战前往了他们北方大玄皇朝和大乾皇朝交界处的太平教总坛,求见他名义上的师傅,太平教总道主——张角!

......(有点水,删了很多,给兄弟们省点币)

“来者何人?”

坞堡的吊桥边传来喝问。

“黄巾朱元璋,求见总道主。”

朱元璋勒马停下,从怀里摸出块刻着“太平亲传”的木牌高高举起。

木牌是当年张角亲赐的,正面刻着太平教的“太平道”三字,背面是他的道号“玄璋”。

守卫验过木牌,又盯着他腰间那枚缺了角的玉佩看了半晌——那玉佩是张角用的“法印”边角料所制,只有亲传弟子才能得此信物。

半晌,吊桥“嘎吱嘎吱”地放了下来,木板上的青苔沾了露水,踩上去滑溜溜的。

“师兄且在此稍候,道主正在‘静室’打坐。”

引路的小道童约莫十三四岁,穿着青色道袍,袖口磨得发亮,说话时眼睛盯着脚尖,透着股怯懦。

“进来吧。”

茅屋里传来个苍老的声音,像久未上油的门轴在转动。

朱元璋整了整衣襟,推门而入,屋里正中的蒲团上坐着个老者,白发如霜,用木簪挽着个髻,身上的道袍洗得发白,袖口都打了补丁。

“玄璋,你来了。”

“听说……你在李世民那里,吃了大亏?”

张角抬起头,他的眼睛浑浊却带着精光,盯着朱元璋看了半晌,忽然咳嗽起来,咳得身子都佝偻了。

“师傅!弟子无能!这段时间以来积累的大半精锐全部折了进去,连麾下大将常遇春都断了胳膊,若非那李世民着急撤军,恐怕弟子连这点家当都要赔进去了!”

朱元璋“噗通”一声跪在蒲团前,膝盖砸在泥地上发出闷响。

“坐吧,大玄唐国公府的玄甲骑,当年在大乾边境就名声在外,那李元霸亦是天生神力,如今更是已经达到罡气极致的地步,你输得不冤。”

张角没接玉佩,只是摆了摆手,指了指旁边的矮凳。

“只是……你不该让张奎夫妇死在城下。”

他拿起陶碗,喝了口清水,柏叶随着水流打转。

朱元璋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太平教讲究‘同气连枝’,当年咱在潞州起义,靠的就是弟兄们互相扶持,如今你麾下将士这般见死不救,寒了多少老弟兄的心?”

张角叹了口气,从身后的竹架上取下一卷竹简,展开来,上面是太平教的教规。

“弟子知错!”

“可当时实在没办法!李元霸的玄甲骑冲得太猛,大营都快被凿穿了,弟子要是分兵去救,恐怕连老营都保不住!那些老弱家属……弟子总得先护着他们啊!”

朱元璋“咚咚”磕了两个响头,额头上立刻起了个红印。

这话像是戳中了张角的软肋,他握着竹简的手指微微一颤,太平教最看重“护民”,当年张角传教时,就常为流民施粥治病,教规里写着“老弱不弃,妇幼不伤”。

而朱元璋也正是知道这点,特意加重了“老弱家属”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