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蝎子精至,吴起的底牌(第3页)

 

两名守帐的亲兵背对着帐门,手里的长戟擦得锃亮,偶尔交换个眼神——谁都知道这位被俘的黄巾大将待遇不同寻常,每日三餐不仅有酒有肉,连帐里的被褥都是新换的细麻布。

 

“吱呀”一声,帐门被人从外推开,带着一身寒气的吴起率先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位将军。

 

秦牛抬眼望去,左边那位面如冠玉,颔下三缕长髯飘洒,正是他许久未见的好友赵公明;右边那位身材魁梧,肩宽背厚,脸上带着一道浅浅的刀疤,正是那日用雪花银龙戟缠住他的贾复。

 

帐内的秦牛正盘腿坐在矮榻上,面前的矮几上摆着半壶未喝完的高粱酒,一盘酱肘子啃得只剩骨头,另一只油乎乎的手正捻着块面饼往嘴里送。

 

听见动静他猛地抬头,脖颈上的青筋跳了跳,连忙放荡荡的只剩个枪套。

 

“秦将军倒是好兴致。”

 

吴起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径直走到案几旁坐下,目光扫过桌上的酒菜。

 

“看来我这大营的厨子,手艺还算入得了秦将军的眼?”

 

秦牛放下酒盏,脸上却摆出几分硬气,斜睨着吴起不说话。

 

他心里门儿清,这段时间好吃好喝伺候着,绝非单纯的善待俘虏,如今正主带着帮手上门,定是为了劝降而来。

 

他早就在心里盘算好了,怎么也得拿捏几番,不能显得自己太没骨气。

 

“秦师兄,别来无恙啊?当年在道家总坛天地山论道,你我同饮太上道的玉液琼浆,可还记得?”

 

赵公明见状,笑着上前几步,拱手道。

 

提到旧事,秦牛脸色稍缓,他与赵公明本就同属道家一脉,交情不浅,只是后来一个投了横州军,一个阴差阳错成了黄巾军的主将,才走到今日这般境地。

 

“赵兄如今倒是风光,成了镇国公麾下的大将,哪还记得我这落难之人。”

 

他看了赵公明一眼,脸上有些挂不住。

 

“秦师兄这是说的哪里话。”

 

“你我道途同源,情谊怎会因立场不同而消减?当日听闻你在武州领兵,我便想着何时能再聚,只是没想到会是这般场景。”

 

赵公明挨着他坐下,亲自为他斟满酒。

 

“实不相瞒,镇国公麾下道家弟子众多,西王母一脉的诸多同道半数在此,便是太上道的几位师兄,也有几位在神武堂任职。”

 

“你若归顺,何来落难之说?”

 

他话锋一转,语气诚恳起来。

 

“赵兄莫要巧言令色,我秦牛技不如人,被你们设计擒获,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何必用这些话来羞辱我?”

 

秦牛端起酒盏抿了一口,目光却瞟向贾复,带着几分不服气道。

 

“秦将军此言差矣!那日战场之上,你以一敌三尚且支撑许久,枪法更是出神入化,贾某心中佩服得紧。”

 

贾复闻言,爽朗一笑,抱拳说道,他想起那日生擒秦牛时的凶险,至今仍觉得后怕,这汉子的枪法确实有独到之处。

 

“只是兵者诡道也,吴将军设局擒你,非是你武艺不精,实在是我军占了地利人和,若真论单打独斗,贾某未必是将军对手。”

 

他这番话不卑不亢,既赞了秦牛的本事,又没贬低自家的谋略,听得秦牛脸色柔和了些。

 

“秦将军,你我虽立场不同,但我素来敬佩将军之才,武州黄巾军如今群龙无首,剩下的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撑不了多久。”

 

“你若执意不降,我固然不会伤你性命,可那些跟着你的弟兄呢?”

 

吴起见火候差不多了,开口说道。

 

“据我所知,武州黄巾军中不少人本是良民,只是被裹挟才落草为寇。”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起来。

 

“你若不降,他们要么战死沙场,要么沦为阶下囚,难道这就是你想看到的?”

 

这话正戳在秦牛的心坎上,他本就不是真心为黄巾军卖命,当初答应牛莫统领武州军,不过是想着乱世之中找个落脚处,待日后局势明朗再另做打算。

 

那些跟着他的士兵里,有不少是他从流民中挑选出来的精壮,平日里待他也算忠心,他确实不忍心看着这些人白白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