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此世第一神(第2页)

 王家镇之所以叫王家镇,就是因为王家曾经出过一个举人老爷。王家镇前身只是一个小村落,后来村子里的考出来一个举人,名叫王运,踏入官场后,一直做到知府;后辞官返乡养老,死后,接受村民大祭,成为祖灵,庇佑乡邻;周边村民逐渐迁移过来,最终形成了一个小型乡镇。

 此时的王家侧门大开,人来人往,基本都是来放置或者取走灵塑神像的。

 张玄跟着人群进入大院,连续穿过三道院子,来到王家后院的祠堂。

 环顾四周,王家祠堂占地大约五十多平,祠堂正中有一个高台,台上摆着王家各位先祖的牌位,正中间的牌位正是那位举人老爷。

 在高台下有个巨大的香炉,炉内香烟缭绕,可见今日的香火繁盛。

 在香炉的左右两侧分别有两个条案,条案长约一米四五,条案上分别放置着十几个灵塑神像,大多都是桃木或枣木雕琢而成,间或还有两三个瓷制神像;这是王家人放置的自家的。

 在祠堂左右两侧,则各有更长的三排条案,每排条案上各放置这密密麻麻的灵塑神像,大多是泥塑的,也有一部分是木雕的;这两侧的神像基本都是普通百姓家的。

 祠堂中,人们排队上香,队伍逐渐减少,顷刻间已轮到张玄上香。三叩首后,张玄将三炷香插入香炉之内,然后将携

带来的两尊木雕神像放置在左侧的条案上。然后走路到右侧条案上,从最后一排条案上找到上次放置过来的两尊自家的神像,将神像轻轻拿起。

 离开王家,张玄快步回到家中,抬头看看天,离天黑还早,拉过一把椅子坐下,顺手拿起旁边一个尚未完成的木雕,右手拿出刻刀。

 关于神像什么形象,其实并没有特殊的要求,最起码从原主的记忆中,没有找到,所以原主原来制作的神像什么形象都有,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美有丑,服饰打扮也各不相同。

 脑海中一边胡思乱想,手中却是不停,不多时间,手中的神像已经成型。这次雕刻的是个书生形象,头戴书生巾,身披长袍,手中手持一把折扇,折扇半开,腰间挂着一把长剑,说不出的潇洒洒脱。张玄看着手中的神像,发觉自己的雕工似乎比原主还要强了不少,不过看着这尊神像,总感觉有点别扭。

 沉吟半晌,张玄反应过来了,说是神像,但是这雕刻的是个书生。说起神像,张玄下意识想到的是前世记忆中的神仙形象,两相对照下,怪不得略显别扭了。

 伸手从旁边又拿过一块桃木,沉吟少许,张玄决定尝试雕刻一尊前世的神仙雕像。

 这个世界并未听说有土地、城隍、黑白无常、牛头马面、阎罗王等地府神系,也没有听说三清、四御、雷公、电母、龙王等天庭众神。

 雕刻哪一尊神仙呢?张玄首先想到的是财神,可转念一想,不行,这个世界,人们每日都不知明日能否活命的状态下,求财显然不是人们的第一需求。

 人们第一诉求应该是庇佑安全,而庇佑安全,张玄首先想到的是门神,可再一想,也不行,前世的门神基本都是贴在门上的,雕出来门神的话,总不能挂在门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