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纳妾了!(第2页)

 将郑永婉,白飞飞纳为妾室。

 对于陆长生纳妾两人,添了五名婢女,陆长生后院妻妾倒也没有什么意见。

 一个是,对于自家夫君行为习惯了。

 另外也是,这事陆家老祖开口了。

 “好久没看到九长老纳妾了。”

 “听闻这两人一个是郑家嫡女,一个是白家嫡女,如今却只能为妾。”

 “是啊,我可是记得白飞飞当初不外嫁,没想到如今居然嫁给长生姑父为妾。”

 “那是自然,长生哥现在可是二阶符师,能够嫁给长生哥,那可是福气!”

 “陆长生的妻妾侍女已经三四十个了,如今又多了七个。”

 陆家子弟看到陆长生的婚礼,也是议论纷纷,出声感叹。

 这天夜晚。

 陆长生来到新房。

 轻车熟路的揭开红盖头,看着眼前两名少女娇羞的面容。

 这一年,他三十六岁,七名妻子,十三房妾室,二十九名侍女。

 以及一个未婚诞子的仙子。

 ......

 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里。

 陆长生就一直在家中享受夜夜新郎的美妙。

 这两名小妾和五名婢女中,郑永婉和白飞飞皆为五品灵根。

 五名婢女中,除了一名叫做罗蕊的少女为六品灵根,其他则皆为七品灵根。

 但对于陆长生来说,已经算可以了。

 毕竟,这种家族,中品灵根便已经算得上小天才了。

 愿意送给自己为妾,已经是下本钱了。

 由于他家中又添了新人,让原本就充实的庄园,显得有些拥挤。

 陆元钟也十分大方的给陆长生在青竹谷挑了一处地,让人为他再建个大庄园。

 “应该有了吧?”

 一个月耕耘,陆长生感觉郑永婉和白飞飞应该能怀上了。

 他也没有继续多呆,将家中琐事处理安排,便出发前往红叶谷坊市。

 毕竟,这趟回家也这么久了。

 再过几个月,萧曦月就要回青云宗,自己也得陪着下。

 骑乘铁羽鹰来到红叶谷坊市后,陆长生先是来到自己平安符堂。

 向高河表示,自家灵符铺今后每个月对外出售一张二阶符箓。

 一阶极品符箓提高到每个月八张。

 同时让高河帮他长期收购二阶制符材料。

 如今有了九九玄符经,炼符成阵的手段,他对于二阶符箓的需求量也大增。

 准备平时放个几百张二阶符箓在傍身。

 这样遇到结丹真人,依靠符阵,也有几分自保之力。

 和高河说完事情后,陆长生也关心了下儿子陆仙之情况。

 带着儿子到三楼,教导指点了他关于傀儡方面的知识。

 傀儡这门技艺虽然利润不高,就赚个血汗钱。

 但学习成本也相对低许多。

 因为打造傀儡,过程中某个步骤出错,失败了,材料也就损耗部分,大多还能继续用。

 不像制符,炼丹。

 一旦失败,所有材料基本报废,简直是烧钱。

 “仙之,你也别天天一个人闷在店铺里,有空多出去走走。”

 “若是看到什么心仪的姑娘,也可以和爹说。”

 在教导完傀儡后,陆长生向儿子陆仙之说道。

 这个儿子也十六岁了。

 可以考虑婚姻方面。

 虽说许多修仙者为了修炼,一生不娶。

 亦或者四五十岁后才成家。

 但像陆仙之这种,陆长生还是希望儿子能够早点成家。

 “爹,孩儿明白。”

 陆仙之幼年性格还有些调皮。

 但随着年龄增长,懂事后,性格沉稳内敛了许多。

 “你心里有数就行,为父也不是急着催你,只是希望你还是考虑下这方面。”

 陆长生点了点头道。

 孩子才十六岁,他还不至于就着急。

 “爹,您放心,孩儿省得。”

 陆仙之笑着点头应道。

 他知道自家父亲心愿是子孙满堂,所以能够理解自家父亲想法。

 而自己只是九品灵根,此生成就有限,不如早日成家。

 和儿子交代了几句后,陆长生便来到陆家灵符铺。

 之前符师庆典的时候,陆妙歌也有回青竹山参加庆典,所以知道陆长生纳妾的事情。

 对此,她只是让陆长生多注意身体。

 不要过于沉迷女色,因为男女之事伤了身体,耽误修行。

 面对这种说辞,陆长生则用行动告诉对方,自己如今身体十分硬朗。

 事后。

 两人温存完。

 “妙歌姐,这是我当初获得的符道传承。”

 “但因为没能晋升二阶符师,将内容理解透彻,所以一直无法将里面内容勾勒出来。”

 “这是我如今能够勾勒的灵纹。”

 陆长生拿出一枚玉册,递给陆妙歌。

 这个玉册里面,是九九玄符经,九九八十一道灵纹中的一道基础灵纹。

 但这一道基础灵纹,便能够衍变三百多种符文。

 蕴含着难以参悟的符道至理。

 若是陆妙歌能够参悟的话,也将受用无穷,符道精进。

 而且,他想看看陆妙歌的悟性,多久才能理解参悟这道灵纹。

 若是陆妙歌在筑基前,能够将这道灵纹悟透,成功勾勒,陆长生觉得,便可以考虑将九九玄符经教给陆妙歌。

 虽然陆妙歌修炼了辰星水曜剑诀。

 但相比起七曜大自在剑经,这本九九玄符经显然更适合她。

 “符道传承?”

 陆妙歌听到这话,有些惊讶诧异。

 没想到陆长生还有其他符道传承。

 不想想到陆长生的符道理解,心中也微微释然。

 “没错,我符道能够进步这么快,也是和这门符道传承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