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画中游(二)(第2页)

 最后,才是解救青梅,娶青梅回家。

 故事就成了书生高中状元,成了新一代权臣的同时,与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这么一改,又要重新装修。

 前前后后折腾了半年,主题也定好了。

 开业当天,阴风阵阵,快要入夏的日头,冷得穿棉袄。

 董事长受了寒,回去就大病一场,半夜三点翻身而起,咳出一痰盂的血。

 私企不像国企,家底没那么厚。

 副董立马就接手,开始运营这个古镇。

 上班第三天,一脚踩滑,连滚十二层阶梯,从同心楼三楼,一路滚到比翼长廊。

 icu里躺了十九天,差点就过去了。

 醒来以后,就一口咬死自己做了个怪梦,坚决不去那个破古镇了。

 让他说,他又说不出来。

 大家都觉得,这事儿真的有点邪门了。

 古镇就这么一直停着,再也没人提。

 各大景点,全都蒙了尘。

 这下,镇上的老百姓坐不住了。

 这镇子本就是及其古老的老镇,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气息,该说不说的,平时还有些小圈子里的游客慕名而来,采景照相什么的。

 小镇老百姓的日子还算挺滋润。

 国企一开发,前后快两年了,工程做了一大堆,一个游客都没见着。

 不知不觉的,便传出了一股谣言,说什么开发是假,包工程搞利益交换是真。

 恰好,小镇里又出了个跳鬼步舞搞抽象的小网红。

 小网红家里也指着这个项目过日子,停工这么久,他受不了了,干脆豁出去了,在镇上拍了个纪录片。

 鸳鸯桥,耗资xxx万,同心楼,耗资xxx万,比翼长廊,耗资xxx万,守望大街,耗资xxx万……

 一整个剧情拍下来,好家伙,一炮而红。

 谣言一上网,当地领导立马就坐不住了。

 这事本身就是他们招的商,全程有专门的部门陪着,绿色通道打开,就指着发展旅游。

 现在摊子黄了,他们也委屈得很。

 但老百姓不管那么多,上网开骂,压力直接给领导拉满。

 领导一气之下,组织了一个专门负责文旅的部门,来解决镇上的麻烦。

 这部门倒好,来了以后实地考察,

各种百姓们见都没见过的设备抗来抗去,有模有样的。

 但事到临头,算盘一打,哎哟喂得花不少钱。

 钱从哪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