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回国
第166章 回国
《无双》在北美的首周票房成绩,是王皓在录完了访谈节目,于第二天抵达上京机场的时候,才通过电子邮件接收到的。
因为是周四上映,所以参与首周放映的571家影院,平均每家影院只贡献了7100美元,共收400万的票房。
不过电影的总体上座率竟然达到了68%,仅凭这个成绩,在当周的北美票房排行榜中,也足以名列前茅了。
毕竟那些票房排在《无双》前面的电影,放映馆数起码都在1000家以上。
故而当王皓和哥伦比亚公司方面看到这个数据后,都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无双》的制片成本,郭富城和连姆·尼森的片酬就占了大半,再加上杂七杂八的开支,以及宣传发行费用,总成本对外报的1亿华夏币,实际上是8000万,折合成美金也有1000万了。
如果单纯想在票房上收回成本,那么总票房好歹也得达到4000万美金,既3.2亿华夏币以上。
而如今《无双》在华夏已经放映了快一个月,票房也是达到了1.88亿,华影公司已经决定延长放映时间,让《无双》成为内地第二部票房破两亿的华语电影。
这样一来,海外这边的《无双》票房只要突破了千万美元,对于哥伦比亚和华影还有华谊来说,这次的投资就是赚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估算数据,毕竟北美电影市场和华夏电影市场可不一样。
在制片商和发行商的分账比例上,两者就有着极大的差别。
前者因为电影院线的特殊性,不同院线之间是同盟关系,不可能这家院线上映那家院线不上映,所以制片发行方要处于弱势地位。
而好莱坞不一样,这里的各大院线公司之间竞争极为激烈,再加上对于版权的保护,所以不同的电影有着不同的待遇,好的电影各大院线都要抢着放映,以此来获取观众,电影的票房分账也就是阶梯式的。
像有的A级大制作,在院线面前腰板就挺得笔直,能和对方谈条件。
更有甚者像是后世的漫改大片,例如《复联》2、3、4等,制片发行方都能和院线谈出60%以上的票房分账协议来,最高的甚至可以达到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