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融资意向(第3页)

 如果仅仅只是电影公司的话,后面没有现金流足够的大企业撑着,都很难存活下去。

 这方面我们国家还民营影视公司起步没多久,还不明显,像是在美国,那些电影制片公司不管多么风光,最终都会面临倒闭或是被收购的问题。

 联美、卡洛克,甚至是哥伦比亚、米高梅,都是如初。

 也就只有六大电影公司,背后靠着大集团支撑着,才能支撑不倒。

 所以我想请问王总,阁下公司的背后依仗是什么呢?

 因为你既然找到我们,应该知道深国投的投资模式,我们一般都是只投资,不管事的,若是想要指望我们的话,只怕是没什么可能。”

 王皓没想到,这位深国投的张总在来之前竟然做足了准备,对电影行业这么了解,倒是有些符合他海归精英的身份了。

 张自明话说得倒也没错,在电影这个圈子里,最重要的还是资本力量,因为电影,特别是商业电影,从来都是个高投入,慢回报的行业。

 从投入拍摄开始,到后期收回尾款,一部电影大片快的需要三、四年,慢的可能要五、六年。

 而一家大的影视公司,不可能一年只制作一、两部电影。

 所以但凡其中一部电影出了什么问题,对于电影公司来说,都有可能是一场灾难。

 这种情况好莱坞发生过,华夏也同样发生过。

 因此一家影视公司最重要的就是资金链和充足的资金储备,通俗点说,背后得有大资本支持。

 这方面,好莱坞那边以前依靠的是华尔街的金融圈,如今倒是在收割全球的有钱人。

 至于国内,前十年主要还是靠煤老板,如今煤老板不行了,互联网资本又开始磨刀霍霍。

 对于这一点,王皓心里也十分清楚。

 别看他从05年开始到现在,一路走来一帆风顺,那是占了重生者的便宜。

 但就算是有前世的记忆,他其实也是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大意,争取都把每一步都做好。

 毕竟电影这玩意,说不清楚的,有些大投资的电影,主创团队也用了心,可观众就是不买账。

 而一旦电影成绩不好……

 华谊亏一部《1942》就会损伤元气,再亏两部《太极》就伤筋动骨。

 阿里影业一年亏个几亿,却跟玩一样,万达影业一部《战国》失利,他们依然能捧景恬。

 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阿里影业背后是阿里巴巴,万达影业背后是万达集团。

 前者是互联网资本,后者是房地产资本,两家手里现金流充裕,自然有本钱多试错。

 并且这还只是个开始,未来随着互联网行业和房地产金融的发展壮大,这种传统影视公司和新兴资本影视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王皓前世华谊影业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最终走上了下坡路,濒临破产的边缘。

 也就只有阿里、腾讯以及百度这三家,成为了新时代电影行业的巨头霸主。

 星河集团现如今,其实也存在着和华谊同样的问题,张自明这样问的意思也很明显。

 他们深国投投钱搭个顺风车可以,让他们下力气做资本靠山可是不行。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王皓早在邀请人之前,其实也已经了解了深国投的投资风格,看中的也恰恰就是对方不管事的特点。

 他是谁?重生者好吧,对未来发展有着自己的看法,就算是融资,也不可能找个喜欢指手画脚人过来管着,没看他都没邀请阿里那边吗。

 “张先生说得没错,没有大资本在背后撑腰,电影公司的抗风险能力确实要差上许多。”

 王皓微笑着点了点头,轻抿了一口杯中的茶水。

 “只不过我觉得,张先生你们暂时可以无需担心这一点。”

 “哦,为什么?”张自明凝视着王皓的眼睛。

 “因为华夏的经济,正处于腾飞阶段!”

 王皓近乎是以斩钉截铁的语气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