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新年新项目

 第355章 新年新项目

 “我记得去年安排给你们【传媒发行业务群】的工作中,还有一个名叫【今日头条】的推荐信息平台吧,这个发展得怎么样了?”

 在听到【传媒发行业务群】的汇报后,王皓眉头一皱,当即就问道。

 【今日头条】是王皓去年特意叮嘱【传媒发行业务群】开发并负责运营的一款互联网信息分发推荐平台,模仿的也是前世异军突起的字节跳动起家产品。

 作为一个信息分发平台,一些人或许并不一定知道【今日头条】,但说起字节跳动i的头牌产品【抖音】,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其背后的字节跳动公司可,未来更是成为了足以和腾讯、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大厂比肩的新兴势力。

 而【抖音】的爆火,也离不开前面几年字节跳动在运营【今日头条】时所积累并迭代升级的大数据推送算法。

 王皓去年让【传媒发行业务群】开发的这款【今日头条】,是网站和手机App同时上线的,其底层运行逻辑也是基于个性化的推荐引擎技术。

 它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社交行为、阅读行为、地理位置、职业、年龄等挖掘出兴趣爱好,再通过社交行为解析,5秒钟计算出用户兴趣。

 并且通过用户行为解析,以及用户的每次动作,在10秒内更新用户模型。

 同时【今日头条】也会再对自家拥有的每条信息提取几十个到几百个高维特征,并实行降维、相似计算、聚类等计算去除重复信息,对信息实行机器分类、摘要抽取,LdA主题解析、信息质量识别等处理。

 接着便是根据人的特征、环境特征、文章特征三者的匹配程度,实行个性化推荐,将用户喜欢的新闻、音乐、电影、游戏、购物等资讯内容适当地推送到他们面前。

 简单点说,就是【今日头条】会实时读取并记录用户对某类资讯的点击、停留、关注、点赞、评论、转发等行为,并以此进行计算,再针对性的向用户推送他们感兴趣的资讯。

 如此用户就会感觉【今日头条】的每个资讯都正戳他们的兴趣点,自己是越刷越上头,完全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根本停不下来。

 同时他们也会像“中毒”一样,工作之余,闲暇时间,总是心痒难耐想要打开【今日头条】刷一刷。

 只不过想要达成这种目的,相关的大数据推荐算法,就是重中之重的核心了。

 王皓去年就此事提过一嘴,让【传媒发行业务群】负责这方面的开发和运营,如今看这汇报,【今日头条】的成绩似乎并非是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传媒发行业务群】的负责人很显然也清楚这一点,说起这事还有些吞吞吐吐。

 王皓倒是并未批评他,直接让他在会上说出真实情况和问题,大家也好群策群力来解决。

 “主要是推荐算法迭代的问题,这方面我们的技术人员水平只能说是尚可,更新后的推荐系统往往并不一定能够有很好的效果,还需要一个真正的技术大拿来坐镇指导。”

 【传媒发行业务群】的负责人说出了问题所在,王皓也是直接问道:

 “这件事你没和人事部门说吗?缺人才就去找猎头公司挖,或者是集团公司内部员工有熟悉的合适人才,也可以推荐过来嘛。”

 【传媒发行业务群】的负责人脸上露出为难之色,王皓看了他一眼,心中了然。

 估计是【传媒发行业务群】也和集团人事部门说过,就是这招聘待遇方面,估计是双方有异议。

 这也很正常,人事部门又不懂技术,哪里知道真正的技术人才在市场上的行情。

 一般这种情况,在招聘人才时,是需要人事部门和技术部门的领导一起进行面试的。

 但如今看来,这中间只怕是还有些并未明言的冲突。

 王皓当然没有在大会上捅破问题的想法,公司大了,内部各部门之间有问题、有矛盾,推诿扯皮,都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这也不是他这会儿说出来就能解决的。

 “技术永远是互联网的核心,也是【今日头条】以及后续一系列产品的基石以及护城河。

 这个事情得立刻落实到位,上京这么多高等院校,我等会给你们特批个条子,相关技术人才的招聘,待遇没有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