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星河系的实力
《哪吒2》和饺子,《流浪地球》和郭帆,他们在业内所遭遇到的待遇,在现代社会,其实是的非常不符合资本规律的。
如果他们两人是美国导演,如果《哪吒2》、《流浪地球》是好莱坞大片,创造了如此强劲的业绩,打破了如此多的记录,赚了如此多的钱,还具有广阔的前景,那么华尔街资本早把他们当亲爹捧起来了。
好莱坞大厂会争着拉拢他们,女明星纷纷表示要和他俩约会,网红以和他们吃饭攀谈为荣,头面资本家和政客也会纷纷表态:
“我认识郭凡(饺子)很久了”。
“郭凡(饺子)其实是我发掘的”
“郭凡(饺子)是我的好兄弟。”
甚至鉴于二人的小镇出身,特没谱说不定会在宅邸亲自接见他们,说一句“郭凡(饺子)是国家的骄傲!”
然而看看他们二人在国内所遇到的回应,充分证明了国内影视行业完全就是一个封闭的土围子,固守落后,拒绝先进生产力。
这一点即便是换了一个时空,有了王皓这个新的变量,很多事情也依旧没有变化。
不仅仅是他们这些刚冒头的新人难以被接纳,就比如说这些年来,王皓与星河集团并未就电影工业化这种手段藏着掖着,和前世郭凡的所作所为一样,有关于这些年来在电影工业化上的心得体会以及各种收获和方法,他都毫无保留地透露了出去。
几乎是每拍一部电影,星河集团就会推出一本电影制作手记。
除此以外,各种相关的技术书籍,星河集团也是推出了10多本。
这些,都可以说是他们影视制作团队全体的心血,是星河影业持续成功的重要秘诀。
甚至于他们不仅是在京影学院开设了与建立电影工业化有关的课程,同时也毫不忌讳同行们来公司学习取经。
然而现如今,真正像是星河集团这样,纯粹以电影工业化为主的影视制作企业,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但也是极其稀少,只有那么零星的一两家,并且体量还不大。
即便是由互联网资本下场而形成的电影新势力,在自家内部推进电影工业化,那也是困难重重。
甚至于据星河集团信息资讯分析部门的统计,2014年的年度舆情报告中,针对他们的批判文章数量同比激增了210%。
这些文章的批判对象从王皓个人扩散到星河系的艺人、导演甚至是幕后工作者,批判维度也从单一作品扩展到工业化流程、电影宇宙题材、格式化剧本乃至特效的大规模应用和国内外幕后人员的区别对待。
是的,【东方·星河影都】的华夏幕后人员比好莱坞幕后人员更便宜、更好用,甚至都成了那些人抨击的点。
对此,王皓都看在眼里,却又并未在意。
因为这种娱乐圈顽固势力的反扑,本质上不过是华夏电影工业迭代期必然要经历的坎坷和波折,是不同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话语权的斗争。
过去几十年,华夏的影视作品创作,从来都是导演负责制,他们是电影的灵魂,更是一部作品的掌控者。
特别是八、九十年代,海外获奖这种事情,就更是将欧洲影视界的那种导演的个人艺术表达学了个十成十。
而如今王皓以及星河系的一帮子年轻人要搞电影工业化,要规范制片流程,这是什么?
用老派电影人的话说,那就是要限制他们的自我表达,是要削藩,要将他们从剧组土皇帝的宝座上赶下去,那些家伙怎么可能愿意。
甚至于不仅仅是那些老家伙,有时候某些年轻导演,或者说是刚刚崭露头角的中年导演,也很难保证思想不滑坡。
就好比523,一部电影立项了,先卖弄概念,将电影包装成金融产品,说是要花5个亿拍什么什么大片,然后金融操盘的一起进来,做成5个亿的一个金融产品放到市场上,周期3年。
接着这个钱拿出来先分一半,等还有一年甚至半年的时候,再从里面掏个几千万出来,糊弄拍个片。
大片一定要大牌,合同上片酬一定要高,主演都是100爽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