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高歌猛进(第2页)

 

《三体1》在豆瓣的开分只有8.6,并且在上映两天之后就降低到了8.3分,后期应该还会有所降低,估摸着最终落点会是7.5分左右。

 

这个分数在豆瓣电影中并不突出,前面各种高口碑的电影一大堆,但豆瓣分数低的好处就是电影票房的节节攀升。

 

在首周(三天)之后,第二周《三体1》的票房成绩依旧是极其亮眼。

 

上映第四天,周一,《三体1》单日票房3.3亿。

 

周二,《三体1》单日票房成绩2.7亿。

 

周三,《三体1》单日票房成绩2.5亿。

 

周四,《三体1》单日票房成绩2.5亿。

 

可以看出,《三体1》第二周的工作日票房整体走势似乎是在下降。

 

但即便是成绩下降,在上映第六天的时候,《三体1》的累计总票房也是突破了20亿。

 

并且在工作日结束之后,《三体1》第二周的周末,票房也是迎来了反弹。

 

周五,7月28日,同期并没有什么大片上映,《三体1》单日票房成绩重返3亿。

 

周六,7月29日,《三体1》单日票房成绩超4亿,累计票房突破30亿大关,而它上映的时间也不过才过去了9天,还不到10天。

 

这又再次打破了国产电影票房最快破30亿的记录。

 

照这个趋势来看,《三体1》成为第三部突破40亿票房的国产电影,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甚至于50亿的票房成绩也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目标。

 

 

周日,7月30日,《三体1》单日票房成绩继续超4亿,这部电影的观影人次也在这一天超过了1亿。

 

而随着观影人数的进一步增多,网络上有关于《三体1》的负面评价,也终究是从零星的小范围,聚拢成了一个略有影响力的规模。

 

这就和王皓前世吴晶的《战狼2》一样。

 

虽然《战狼2》的票房同样十分成绩出众,电影质量也属于中等偏上,但网络上依旧有不少人攻击这部电影的爱国和主旋律属性。

 

而《三体1》也是如此,特别是电影后半段的内容,很是引起了某些人的应激反应。

 

只是刚开始的时候星河集团的宣传部门足够给力,大量的好评和热烈的市场反响将少部分不好听的声音都压了下去。

 

如今电影上映了一段时间之后,宣传部门开始乏力,看过电影的观众大多已经回归生活,唯独一些《三体1》的黑粉,依旧还在坚持。

 

于是相对而言,市场上有关于《三体1》的负面评价看起来就多了不少,当初那篇名为【从《盗梦空间》到《三体1》,论一名年轻大导的陨落!】的文章,竟不知被谁又翻了出来,在互联网上收获了不少的赞同声。

 

这种情况下,《三体1》的票房成绩多少还是受到了点影响。

 

不过很快,当星河集团的宣传部门开始乏力时,反应稍慢一拍的官方媒体却是开始发力了。

 

《三体1》上映的第三周周一,也就是7月31日,晚上7点,央视的《新闻联播》用三分多钟的时间,介绍了一下今年的电影暑期档成绩以及《三体1》的热映情况。

 

在《新闻联播》之后,紧跟着的《焦点访谈》中,又播放了关于华夏“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专题纪录片,其中就着重介绍了出现在《三体1》中的郭成旺老先生。

 

新闻一经播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虽然央视一套的新闻在现如今已经是越来越不受年轻人的关注与重视了,但在老一辈以及某些政府人员群体中,依旧是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而且郭成旺老先生的经历确实是令人为之感动,连带着普罗大众对于《三体1》的观感也都好上了不少。

 

别看很多国内的电影也都号称关注平凡的普通人,将镜头聚焦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但那些导演拍的电影,往往还都是站在更高一层来对

 

他们那多是批判性的创作,电影故事的最终,始终还是以社会底层的愚昧、苦难和劣根性,亦或者是政策环境的败坏以及当局的腐朽和不公为着眼点。

 

像是之前90年代甚至是现在的很多海外参奖片,很多都是这种路数。

 

而王皓的《三体1》却不一样,他歌颂的并非苦难,而是明知有苦难,也依旧劳动的人民。

 

关于这一点,官方的喉舌报纸以及不少刊物,也刊登了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