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
第587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
按照星河集团与上级文化部门所商量的电影工业化发展策略,首先就是要对全国各地的大小影视城进行一个摸底排查,然后是对这些影视基地进行评级。^狐_恋′文!学. ?无·错,内′容,
这其中排到第一序列的自然是横店影城、【星河影都】这样自身经营状况良好的,可以实现高额盈利,并且自身迅速发展的大型影视基地。
然后排到第二序列的,是类似襄阳唐城、上海车墩影视城这样,虽然没什么大的发展潜力,但自身可以正常经营下去的影视基地。
至于说第三序列、第四序列,前者是经营困难,略有亏损,却还能勉强维持,后者则是彻底无法经营下去,已经是陷入荒废或者是关闭状态的影视基地。
对于这4个序列的影视基地,第一、第二序列自身情况尚可,并不需要星河集团提供帮扶。
第四序列已经无力回天,星河集团的帮扶也很难起到作用。
也就第三序列的影视基地还有些许扶持的可能,不过根据星河集团的调查来看,如今的华夏,也正是这第三序列的影视基地最多。
而且当前的情况是,不仅仅一些传统老牌的影视基地面临着危机,还有许多新的影视基地项目正在等待着审批上马,或者是已经开始立项建设了。
这一切其实还要怪星河集团,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导致国内的影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大量的高票房电影以及产业链周边收益,让很多资本都有些眼热的同时,也顺带着推迟了“影视寒冬”的降临。
行业景气,市场扩大,前景不错,自然就有更多资本投入其中进行竞争。
就比如说王皓当前所正在看的影城项目深入调查报告,上面就显示,即便当前国内已建成的影视基地有85%都处于亏损,10%收支持平衡,仅5%能够赚取微利,可在全国,众多城市的文化产业规划中,“影视城”、“影视基地”等项目依旧是被列为首选。
对此王皓都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难道还真是因为【星河影都】的成功,导致影视城成了香饽饽?
显然不是的,“影视城”和“影视基地”等项目之所以倍受地方政府青睐,实际上还是因为其自身附带的地产经济属性。
一个影视城项目首先就是要买地皮,然后投资额动辄数亿甚至上百亿,接着影视城还能发展文化旅游业,并且城建好了还能摆在那里当个政绩。
相比之下,地方投资拍摄电影,或者是培养相关人才以及影视工作、特效公司、动画公司,那就有些不够看了。-d~i?n\g~x¨s,w?.·c_o′m`
而且当前的这一股“影视城”的建设热潮,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早在七、八年前,全国各地就已经是“影视城”纷纷上马的热闹景象。
像是2008年,江苏便开始动工兴建前期投资额为80亿的盐都影视城,其总规划面积高达600余亩,号
称是“亚洲最豪华”的影视基地,直接连横店都不放在眼里,要“叫板美国好菜坞”。
然后是2009年初,总投资9000万元的宏村影视基地项目二期工程“徽州古街”在安徽黄山市黟县破土动工。
2009年末,计划投资6亿元、打造万亩影视基地的河南“许昌三国文化苑”项目正式签约。
同一时期,本山传媒副董事长肇恒玉也证实,本山传媒海南公司已经与海南博鳌当地政府签订了协议,计划买下800亩地用于本山影视基地的建设,其中仅基地酒店建设,就可能花费15亿元。
当然了,星河集团的【星河影都】项目,实际上也是在那个阶段开始立项建设的。
不过现如今的【星河影都】借助上京的地理政治优势,已经发展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影视文化基地,吸引了全国以及海外的各种大型影视项目前来。
而那些曾和它同期立项建设的影视基地,很多成为了烂尾工程,不少也因为经营困难最终落个惨淡收尾。
只是几年过去了,曾因为耗资巨大而几度被批过多过滥的影视城建设,如今却又是一番改头换面,借助着影视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和亚太地区文化大交流的契机,又戴着“助力文化产业发展”的大红花,堂而皇之地登上“龙头项目”的宝座,着实令人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