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第2页)
也就在4月份《速激7》迅猛疾驰,《绣春刀》刀剑起舞的时候,华夏娱乐圈里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说起来这件事也与王皓有着不小的关系。
原来就在去年的5月底,台省作家琼瑶正式起诉知名青年编剧、制片人于正,以及湖南经视、东阳欢娱、万达影视和东阳星瑞。
为什么起诉于正和这四家公司,就因为于正未经琼瑶许可,擅自采用其创作的电视剧剧本及同名小说《梅烙》中的核心独创情节进行改编,创作了电视剧剧本《宫锁连城》并将其拍摄出来播放。
这案子倒也不复杂,到了2014年底,上京市这边的法院就对此案进行了宣判,判决《宫锁连城》确实是侵犯了《梅烙》的改编权,于正被要求向琼瑶公开赔礼道歉,五家被告则共计赔偿500万元。
证据确凿,于正却表示不服,并且提起上诉。
至于赔偿琼瑶和公开赔礼道歉,那于正肯定是不可能做的,直接就玩起了消失。
一般来说,抄袭这种事情,在影视圈子里还是很常见的,华夏这些年经济是发展了,但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上,终究还是有些不够完善,让很多人钻了漏洞。
像是于正这次的抄袭《梅烙》,还有以前的郭敬明抄袭案,法院也判了他们必须在媒体上公开道歉。
但被告人员往往就是装聋作哑,一直不道歉,到最后事情渐渐淡了,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琼瑶老太太认死理,就是犟啊,于是在有心人的指引下,她就找上了星河集团,不,应该是和星河集团有着深厚联系的“创作者联盟”。
这是王皓在六、七年前就创立的一个民间创作者组织,一开始组织的主要成员是星河集团下属的编剧,以及京影学院毕业,在业内从事编剧这一行的师兄师姐们。
虽然该联盟和编剧协会在职能上有着一定的重合,但国内的协会,很多人也都清楚,特别是编剧协会内部排资论辈严重,情况十分复杂,所以“创作者联盟”发展得极快,并且后续几年也吸纳了不少年轻人。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星斗文化签约的幕后人员越来越多,“创作者联盟”也是逐渐壮大,实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强,甚至挂靠在了上京市的文化部门名下,从而就更是吸引了大量的文化作品创作者加入其中。这些人里面不仅有影视编剧,如今甚至还有小说作者、词曲创作者、漫画家和游戏开发者。
他们加入“创作者联盟”,缴纳会费,进行作品的公证、备案,享受作品版权交易平台的服务。
而出了问题,“创作者联盟”也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法律和力所能及的帮助。
当琼瑶找上了“创作者联盟”,申请加入其中,补缴了过往几年的会费,并且还委托联盟代理她几部作品的版权后,于正可就倒大霉了。
是,于抄抄作为内地知名的编剧和制片人,近些年搞出了不少爆火的影视剧,周围也形成了一批利益共同体。
所以他能够不鸟琼瑶这个过气的外省老前辈,面对法律的宣判也视若罔闻,抄袭了还不知悔改道歉。
然而“创作者联盟”可不是琼瑶,其背后的星河集团以及内部海量的创作者,合力起来比他要更加强大。
很快,在获得琼瑶的委托后,借着这个名头作为引子,“创作者联盟”也进行了大动作,率先在内部发起了《创作行业自律协议》。
协议的中心思想就一个,那便是抵制抄袭行为,并对有抄袭劣迹的明星、艺人、导演、编剧和歌手甚至是公司进行严厉抵制。
这个时候发起这种活动,那明摆着是冲于正和琼瑶的抄袭事件去的,同时顺带着也能整顿一下现如今业内抄袭成风的乱象。
一开始,对于“创作者联盟”的《创作行业自律协议》,于正还没有多在乎。
毕竟华夏市场足够大,能养活更多的人,所以很少有所谓的圈子可以在某个行业对某人进行严密的封杀。
而且“创作者联盟”成立也不过才几年,虽然体量不小,但之前也一直没怎么展现过实力,看起来似乎是极其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