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飙客》的意义(第2页)

至于北美,这部电影首日也收获了4千多万美元。

这个成绩对于一部华夏新人和好莱坞偶像女明星主演的电影来说,已经算是超出预期了,能有这个成绩,【星河电影宇宙】的名头多少还是起了点作用。

好在这部电影在北美上映之后,口碑倒是还不错。

要知道《侏罗纪世界1》在北美tacritic上的评分仅为59分,而《飙客(极盗者)》上映后在tacritic上的评分却是有68分。

并且在上映第二天后,这个分数还涨到了70分。

虽然该评分很快就又降低到了66分,但这也足以说明《飙客(极盗者)》在北美的口碑比《侏罗纪世界1》要好上一些。

特别是其中的极限运动,虽然因为故事节奏调整的关系,有关前面七项极限挑战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缩减,但很多精彩的画面依旧是让那些极限运动爱好者为之喝彩。

也因此,该片在北美第二天的票房小幅度上涨了一点,算是在与《侏罗纪世界1》竞争的过程中初步站稳了脚跟。

之后整个六月底的全球电影市场,就都是《飙客(极盗者)》与《侏罗纪世界1》激烈竞争的状态。

北美那边是《侏罗纪世界1》始终在压着《飙客(极盗者)》,而在华夏、东瀛和韩国,却是《飙客(极盗者)》后来者居上,用两周的功夫成功超过了《侏罗纪世界1》。

而等到6月结束,时间来到7月,《飙客(极盗者)》的全球总票房成绩,也几乎是和《侏罗纪世界1》不相上下,同样是快要逼近了10亿美元的大关。

这个成绩相比于《飙客(极盗者)》9000万美元的制片成本,无疑算是大赚特赚了,比《侏罗纪世界1》这个大ip的翻新作品的投资回报率还要高。

毕竟对方可是有着1.5亿的成本,而这无疑也再次向全球资本市场和好莱坞的同行们证明了星河集团的实力。

一时间星河影业股票大涨,同时更多好莱坞的影视公司也开始向【东方星河影都】以及星河影业发来合作的意向。

作为信息时代,很多事情是瞒不住的,好莱坞的那些同行们只要稍一打听,就将《飙客(极盗者)》的情况分析了个七七八八。

而这一分析,《飙客(极盗者)》的成功秘诀自然也就摆在了各个好莱坞大厂负责人的案头上,让某些原本还对王皓这个华夏年轻导演有些轻视的白皮高层不得不摆正了态度。

按照他们的分析,《飙客(极盗者)》在投资回报率上击败《侏罗纪世界1》的原因无疑就三点。

首先是愈发开放的华夏市场展现出了更加巨大的潜力。

要知道《侏罗纪世界1》在华夏的票房成绩是北美票房成绩的三分之一,全球票房成绩的八分之一。

这个比例已经足够惊人了,而《飙客(极盗者)》在华夏的票房成绩却更是达到了北美票房成绩的二分之一,全球票房成绩的四分之一。

可以说《飙客(极盗者)》的成绩能与《侏罗纪世界1》齐平,华夏市场出了很大的力。

并且2014年华夏的全国电影总票房为才296.39亿华夏币,接近50亿美元,观影人次是8.3亿。

结果到了今年7月份,才半年的时间,华夏的电影大盘就已经超过了200亿,照这个趋势,2015年华夏全年的电影大盘估计会超过400亿华夏币,也就是70多亿美元。

这相比于上一年票房大盘净增100多亿,增速可以说是十分显著。

那么后面的2016年呢2017年呢

以华夏如今的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好莱坞和华尔街一些机构的分析预估,未来华夏的电影市场还将会有进一步的扩大,这将会是个百亿美元级别的巨大新兴市场,是全球影视产业中不可忽略的一块阵地。

光是通过这次《飙客(极盗者)》和《侏罗纪世界1》的竞争结果,就足以看出它的重要性。

而除了正在扩大的华夏市场,《飙客(极盗者)》的另一致胜法宝就是极致的成本控制。

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有俗语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星河集团这从好莱坞学去了电影工业化,结果却是在其基础上,做得比好莱坞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