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坚持根本不动摇(第2页)

真要说集团里支持王皓深耕内地电影市场的,其实也就张扬和李魁这两个一路走来一直在他身边的好兄弟。

哦,对了,还有一个郭凡,他也是坚定地认为应该发展华夏电影,而不是去迎合西方市场。

特别是在他参加了去好莱坞交流学习的培训班后,就更是强化了这一观点。

对此,王皓也是将公司内部围绕未来战略方向的种种纷争与暗流涌动都尽收眼底。

而在这种时候,他往往也会难得的表现出强硬且固执己见的一面。

以往的他,在集团公司的诸多事务上往往能广纳良言、权衡利弊,毕竟他还有着导演的身份,很多公司内部的事务都会放权给

可这一次,他却是以一种极具压迫感的霸道姿态,硬生生地将集团公司内部那此起彼伏、嘈杂纷扰的不同声音全部压制了下去。

他所秉持的态度可以说是简明扼要:

海外事业在星河集团的业务版图中,可以适度开拓与发展,但这无论如何都不能也不该成为公司的核心支柱与重点发展方向。

星河集团自创立之初,便是一家深深扎根于华夏大地的企业,从过往一路走来,直至当下,再放眼未来,这份源自华夏的身份烙印永远都不会改变。

即便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公司存在成长为国际性巨型企业的可能,也都不能忘记十年前他们在校园教室里所诉说的核心理念。

“无论成败功过,我们都能为后来人留下关于华夏科幻电影的一段注解。

我只希望,我们和我们的后辈,能够看到中国科幻电影黄金时代的美好未来。

唯愿热爱与我们中国电影创作者同在!”

这,才是星河集团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的根基,一家公司,若是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没有自己的核心理念,那它就走不长久。

而它即便再是成功,也同样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在何处,更不能轻易丢弃自身独有的华夏底色。

因此坚定不移地继续深耕内地电影市场,倾尽全力大力发展华夏的文化产业,是星河集团必须坚守的道路,是不容任何人质疑,也绝不可能被改变的既定方针。

王皓的这一决策,在公司内部当然是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都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实际上管理一家大型企业,也并不比治理一个国家容易多少。

星河集团如今的员工成千上万,不可能每个人都有着和王皓一样高的觉悟,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此感到不满,内心深处认为王皓的看法过于片面,甚至有些太过保守和古板。

“为什么就不能先发展海外业务,然后用海外业务的利润来反哺国内业务呢要允许一些部门获得更多的效益和利润,利润多的带动利润少的嘛。”

“星河集团如今在国内的业务发展已经是第一梯队了,这个时候继续深耕国内,无疑会出现边际效益,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不如积极开拓新市场。”

“开拓海外市场,也属于文化出海嘛,这是弘扬华夏文化的大事,同样很重要。”

……

类似于这样的嘈杂声音,在那些涉及到了海外市场的几个关键业务板块,就尤为明显。

而不仅仅是公司内部,外部的声音也同样不少。

毕竟星河影业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其不仅要接受星河集团的统筹管理,遵循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另一方面也必须对众多股东以及广大股民负责。

星河集团的一举一动,还有它的战略规划和未来发展,都关乎着众多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从资本运作和业务发展的层面来深入剖析,积极进行海外业务的扩张,无疑是短期内提升公司业绩、回馈股东与股民的最佳选择。

而当好莱坞那些在全球文化行业呼风唤雨的企业,以及华尔街掌控着巨额资本的巨头们,敏锐地将目光锁定在发展势头迅猛的星河集团身上后,一场悄无声息却又激烈异常的博弈更是悄然拉开了帷幕。

他们是看重华夏的市场,也知道与星河集团的合作是必然的选择,但他们可不会将主动权轻易让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