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鬼吹灯2》与公司转型(第3页)
电影与电视剧协同放映宣传这也还是业内首次,而《英伦对决》的热映和《鬼吹灯2》的热播,无疑要再次像之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作品一样,帮助星河影业的股市曲线再次向上爬升了一大截。
业内和资本市场以及广大群众们,对于星河集团自然是越发看好,特别是星河集团如今的创作能力依旧还处于上坡路,在持续不断的输出优秀作品。
而这一点,其实才是王皓真正看重的。
随着集团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已经成为了国内顶尖的,横跨影视文化、互联网票务、玩具周边、高新科技、文旅地产等多条赛道的巨型企业,现在的星河集团,已经不再是像过去那样,仅靠王皓一个人的点子,就足以支撑它继续顺畅地走下去了。
它需要更多的人才加入其中,需要更多的创作者为其提供新的灵感与想法,去实施,去执行。
这将会是星河集团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战略重点,围绕【星河电影宇宙】、【蜀山电影宇宙】、【封神动画宇宙】等作品进行开发,那只是战术层面的行动。
构建行业新生态、新体系,打造健康、便捷、公正、有序且充满活力的大环境,促进文化创新、文化自信、文化出海,给予新人更多机会去尝试、去探索更多可能,最终让圈子能够自发的向上、向外生长,形成一种正向反馈。
这,才是星河集团战略层面将要做的。
为此,2015年的元旦假期过后,春节假期之前,一个月的时间里,王皓也是率领着公司内部的高层管理者团队,好好梳理了一下集团上下符合战略战略层面的大事、要事、重点事和执行情况。
首先就是集团公司的影视创作体系,这是星河集团过去一年里进行调整的重点。
在过去,星河影业因为手头上只有【星河电影宇宙】这一个重点项目,所以可以靠公司的形式来把控。
然而随着公司的逐渐扩大,创作者的增多,【蜀山电影宇宙】、【封神动画电影宇宙】等新项目的出现,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还有更多的影视项目,紧靠星河影业这一家公司的管理模式,无疑就有些臃肿了。
那怎么办呢
王皓与星河集团的一众高层领导还有创作者们经过开会商量,最终还是决定进行创作模式和管理上的改变。
简单点说,就是将星河影业从原本的影视公司变成一个大型创作平台,将公司内部的各个项目分割出去,形成一个个专门的项目制作组或者是工作室。
如此每一个项目组负责各自的项目,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他们又依托于星河影业这个平台,进行资源上的互通有无。
并且项目组也不是完全独立的公司或者工作室,他们之间的人员也是可以流通的,甚至于一个项目组若是体量太大,还能再次进行分割细化,形成新的小项目组。。
这就好像一颗茁壮成长的大树分出枝桠,枝桠上再分出枝桠,长出叶片,最终枝繁叶茂。
老实说这种文化创新体系在管理结构上的调整,王浩他们还是充分学习了互联网那些大厂的成功经验。
特别是腾讯,这家公司因为之前的3q大战,之后就进行了战略上的调整,选择开放平台,实现产业共赢,不再是像过往那样通过流量的优势来抄袭,而是加大投资业务,积极与第三方合作伙伴共建生态系统。
他们开放了自身的平台资源和接口,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在其平台上开发应用和服务,通过流量赋能合作伙伴,实现协同发展。
如此扭转了腾讯在业内与群众中的口碑。
星河集团当然还没到腾讯那种因为垄断流量而人憎鬼厌,以至于成为投资人询问创业者的第一关。
但它在娱乐产业中的飞速扩张,未来也同样有可能面临腾讯过去遇到的处境。
所以未雨绸缪,积极完成星河影业的转型,使之“平台化”,无疑是个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