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天网”行动(第3页)
它们飞行的速度并不快,以防电弧被高空中的风吹熄灭,那他们只能重新再来一次。
正午的时分,戈壁滩上烈日高悬,直升机的机体在高空中只有两个黑点,而电弧的光度明显不如阳光,即便是用望远镜死死盯着,也宛如一条若隐若现的蓝色丝线。
直升机就这样一次次点燃电弧,顺风飞行一段距离,然后熄灭电弧,再折返回来,重复着上述过程。
接下来的几天,陈昂他们的实验进程出乎意料地顺利。
由于《球闪》剧组是在敦煌取景,电影院中的观众有幸透过大银幕,看到两架军绿色直升机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悠然飞过祖国西北那五彩斑斓、形态各异的壮美大地。
碧绿如翡翠般的察尔汗盐湖,湖面波光粼粼,倒映着天空与周边连绵的山脉,宛如梦幻仙境;黑独山仿若来自外星球的神秘领地,其独特的地貌最像月球表面,冷峻而孤寂,散发着一种荒芜原始的气息;鲜艳多彩的七彩丹霞,仿佛是大自然用最浓烈的色彩肆意挥洒而成的巨型画卷,每一道纹理都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神奇……
祖国西北的绝美风景,就这样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这美景与电影中陈昂他们肩负的使命感相互交融,让人们深深领悟到,这片厚重而略显贫瘠的西北土地,以及那些默默奉献的华夏军人,或许才是华夏大地最为重要、最为坚实的根基。
然而,尽管执行任务的日子一天天过去,陈昂他们却始终一无所获,连球状闪电的一丝踪迹都未曾觅得。
甚至于在这个过程中,还出现了一次意外。
那是一个看似平常的试验时段,拉长的蓝色电弧却突然像是顽皮的孩子,伸手摸了一下细长的机尾。
这不过是很平常且短暂的一件小事,可危险往往就潜藏在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
就在电弧熄灭的瞬间,直升机机尾的小螺旋桨处猛然迸发出一团耀眼的火光,紧接着缕缕白烟升腾而起。
随后直升机的机体开始不受控制地疯狂旋转,转速越来越快,机身如同风中残烛,渐渐失去升力,开始剧烈摇晃着向地面坠落。
所幸直升机的大部分机体功能并未完全丧失,坠落的速度相对不算太快。
地面上的众人,包括陈昂、林云以及项目组的其他成员,当时都紧张地屏住了呼吸,眼睛死死地盯着那架摇摇欲坠的直升机,许大校也迅速下达了跳伞指令,可让人意外的是,飞行员并未立刻执行。
事后,心有余悸的陈昂忍不住问林云:“当时明明已经那么危险了,许大校也下达了跳伞指令,飞行员为什么不跳呢”
林云的声音依旧平静,却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飞行员有很大可能救下那架直升机。”
“即便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陈昂满脸惊讶,追问道。
“即便是只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林云斩钉截铁地重复道。
或许是察觉到自己的回答有些过于冷酷,她又耐心解释了几句:“军队有自己独特的行为准则,与老百姓的思维方式可能有所不同。而且这就是华夏军人,我们固然害怕牺牲,但更惧怕牺牲得毫无价值。”
此时的陈昂,还不能深刻明白对方这句话份量究竟是有多重,但实验既然没成功,那肯定要继续。
不过安全终究是个大问题,这次的意外也给他们提了个醒。
好在陈昂很快就想起他的硕士导师张彬曾研发过一种用在高压线上的防雷涂料。
他赶忙联系导师,在电话中详细说明了他们所面临的困境,而电话那头身患癌症的张教授竟然毫不犹豫地将涂料的详细数据告知了陈昂,并表示愿意前来支援他们。
有了这些涂料,有了华夏军人的舍生忘死,有了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之后的日子里“天网”试验再也没发生意外。
而他们的项目,也终于是如同其名字一样,迎来了第一缕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