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晨光号,起航!(第2页)
当有观察者在的时候,它们的状态会塌缩为一个确定值,又因为这个值与我们在宏观世界经验相符,所以它们便会击中目标。
即便这个目标并不在弹道之上,也没关系,球状闪电在没有观察者的情况下是呈量子态的。
这种状态下的球状闪电实际上是一团电子概率云,然后它才会因为观察而坍缩,至于说这种坍缩是来自于发射者还是目标,倒是没什么要紧的。
所以球闪武器可以说是百发百中,具备有“必中”的特性。
只不过既然是第一代武器,自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就是武器的供能,毕竟能量守恒定律还是没办法打破的,球状闪电的威力,完全取决于激发它的闪电功率。
而这也就意味着激发宏电子的瞬间电流越大、电压越高,它的威力越强。
这种情况下,用于装备单兵的雷球枪肯定是不可能的,只能是雷球炮。
甚至于这雷球炮还不好移动,林云他们曾尝试着将其安装到坦克或是炮车上。
但结果却是安装在坦克上的雷球炮因为体型的缩减导致威力变弱,并且续航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至于说安装在火箭炮车上,这球状闪电的破坏力老实说还真就比不上火箭弹。
即便林云他们很快就在原有基础上研发出了第二代、第三代雷球炮,但受限于当时的材料科学,也依旧很难做到既要威力大,又要小型化。
好在这也没能难住身为武器专家的林云,很快她就想到了适合这件武器的载具,不是坦克战车,也不是飞机,而是军舰。
于是在外界严峻局势的压力下,经过多轮内部研讨会之后,第一艘安装上雷球炮的实验战舰“晨光”号诞生了。
这并非是专门为雷球炮而设计的船舰,而是将一艘快要报废的巡洋舰改装了一下,增添了大型发电装置、储能设备以及远程瞄准装置。
而在有了合适的载具之后,就好比宝马配良将,球状闪电也终于展现出了武器方面的强大威力。
首先是球状闪电的攻击方式,它利用了物质的波粒二像性,在短暂的瞬间,宏电子和目标都会呈现波的性质,在共振中共享能量。
所以球状闪电的打击能够像抠图一样具有选择性,只破坏目标而对周围的一切毫无影响,就算它们紧贴在一起,也没关系。
然后就是球状闪电的针对性。
因为丁仪发现微波在经过宏电子后会产生一种复杂的频谱,不同性质的宏电子有着不同的频谱,同时它们在激发成球状闪电后所共振的物质也会不一样。
于是有的球状闪电只对金属起作用,有的对木材起作用,有的对碳基生物起作用。
若是继续细分,那些对碳基生物同频的宏电子中,有的释放能量专门烧毁骨骼,有的汽化血液,有的伤害肌肉组织,有的又只针对毛发。
所以陈昂他们只需要记录有用的频谱,再收集对应的宏电子,所激发的球状闪电自然就能对目标造成精准打击。
至于说宏电子在呈现“波”性质时的穿透性,还有它的覆盖性,那也只是前面两种优点下的小优点罢了。
反正在当时外部越发恶化的环境下,“晨光”项目很快就投入到实战试验中。
仅仅是第一次尝试,他们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发紫色的球状闪电直接蒸发了一艘“靶子”内部的上百头活猪,而作为靶子的报废船舶却是没受到丝毫伤害。
之后他们又换了一种宏电子,这次另一艘靶子内部的活猪毫发无损,可船上的电子芯片却是都化为了飞灰。
国之利器啊!
全程旁观此次试验的军方领导对于林云他们的实验成果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更新式、更适配雷球炮的战舰,也被提升了日程,开始前期的设计工作。
“这就是‘晨光号’”
乘坐飞机抵达目的地的史强和丁仪二人站在一处军用码头的船坞仓库中,看着那已经变成一堆废铁的军舰,通过其舰首的巨大金属轨道炮管,依稀还能见到它曾经的风采。
“是啊,这就是‘晨光号’,当时它本可以顺利退役的,只可惜……”
“是因为‘台hai危机’”史强看过资料,但那些文字肯定没有事情亲历者的讲述更能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