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起步,电影工业化的扩散(第2页)

这个转变的国产,当然也是在王皓的计划之中。

他之前在面见上级文化口的大领导时,就曾提出过建立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三步走的战略。

目前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基本上已经顺利完成,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星河集团作为中国电影工业化的种子,已经在小范围内完成了行业闭环和生态产业链的建立。

无论是从人才的培养,还是到基础的产业技术研发以及设备生产,亦或是更进一步的资源整合、行业管理、产业基地建设、电影制作生产标准化、文化周边增值开发,星河集团都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以及当前国情的方案。

后续他们第二步要做的,就是以星河集团为模板,将这一套东西传播出去,教给其他公司,改变整个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制作模式,先工业化带动后工业化,从而使得整个中国的电影产业完成技术、管理和创作的全面升级。

当前星河集团已经在往这方面努力了。

比如说他们集团公司旗下的好制片网,这个垂直细分领域的网站,一直都是在深耕影视制作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如今“好制片”网借助着星河集团的大力支持,已经完全占据了影视制作管理的赛道,其注册人数高达300万,覆盖所有的一、二、三、四线明星艺人以及大量的群演和知名导演、编辑、摄影师、服装、道具、灯光、美术配乐等影视制作领域的台前幕后从业者。

另外好制片网另一端所对接的影视文化公司也是接近上千家,像是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光线、博纳还有电视圈的华策影视、正午阳光、新丽传媒等,目前但凡只要是进行影视项目制作,基本上就离不开好制片网的帮助。

甚至于就连爱、优、腾这几家互联网公司合作的影视企业,也都不得不用星河集团旗下的好制片网。

他们之前倒是也曾依仗着互联网企业的技术积累,开发过类似的网站和app,试图与星河集团的“好制片”打擂台,以免自家的项目信息资料都泄露到竞争者手中。

但像是影视制作管理这种垂直细分领域的专业赛道,其市场规模只有那么大,在“好制片”占据先发优势,并且背后还有星河集团作为靠山的情况下,几家互联网企业自主研发的专业管理app,已经很难再对“好制片”形成威胁了。

但就是在这种“好制片”基本上已经垄断了影视制作管理领域的情况下,星河集团却是主动将该款数字化管理系统让了出来。

仅就目前,星河集团手头上其实只掌握有“好制片”24%的股份和一部分管理权。

至于说其他的股份,北电、上戏、上影等数家国内知名的影视艺术院校买走了一部分,中影、上影等国营影视集团买走了一部分,导演协会、编剧协会、摄影师协会、电影人协会等大大小小的影视行业协会又分走了一部分。

可以说当前的“好制片”,实际上已经是正在向着影视行业数字化信息平台的角色转变,它在试图将那些在行业里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基层组织通过网络这个工具给捏合起来。

之前“好制片”的注册用户,仅仅只是注册用户,但在获得各大协会的授权和支持后,如今“好制片”的注册用户很容易就能成为各大协会的成员。

同时注册用户获得的一些服务权益,也能更方便的和各大协会挂钩。

比如说一名影视院校摄影专业的大学生,在校内读书的时候注册了“好制片”的用户,提交相应的资料,就能成为地方摄影协会的预备成员。

而他在“好制片”上接取一定的摄影任务,或是参与到“好制片”上发布的影视制作项目中,就能获得对应的积分和业绩资历。

这些积分和业绩资历摄影协会也是承认的,达到一定的成绩后,该同学也就能直接晋升成摄影协会的正式会员,而不再需要像之前一样,非得每年限定一段时间自己去协会提交申请,并且还不一定能通过。

另外该摄影系学生成为“好制片”的注册用户后,参加“好制片”的技能等级资格认定考试,所获得的成绩也将得到对应协会以及各大公司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