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文化35时代(第2页)
不,实际上在这个文化5时代,这种创作上的变革已经出现了些许苗头。
可不要小瞧了人民的力量,也不要小瞧了人民的创作能力。
就比如说抖音上那个名叫李子柒的姑娘,她幼时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农村,
后来为了谋生,开始在城市中漂泊,期间露宿过公园,也曾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做过几年服务员,学习过音乐,也在酒吧打过碟的工作。
2012年,因为奶奶生病,李子柒回到家乡,开过一段时间的淘宝网店,然后受弟弟启发,开始在网络上发布一些无厘头视频。|微!?|趣?$1小′u说#>网:? ?&无&]错??内??_容?!o
只不过她早期发布的视频虽然有创意,但质量一般。
直到2015年开始,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李子柒才初步确定了自己的创作思路,选择了最熟悉的“农村生活”,设置“古香古食”。
在这期间,她曾用一年多的时间还原“文房四宝”在古代的制作过程,也曾用古法制作过手工酱油,以一人之力在院子里用木头和竹子搭了一座茅草棚和秋千架。
2016年,李子柒的《樱桃酒》被抖音平台ceo点赞,并推到主页热门,受到更多人关注。
11月,她的《兰州牛肉面》视频火爆网络,全网播放量5000万,点赞60万,就连王皓都看过这个视频,并让公司将其签下。
2017年4月,李子柒制作秋千的视频在抖音上点击量突破1000万,全网播放量达到8000万,点赞超过100万,并每天有几十个gg商找上李子柒。
今年1月,李子柒原创的短视频在海外抖音(tiktok)获得不小关注,其粉丝数突破100万,也被国外网友称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其发布的《汉妆》、《面包窑》、《竽头饭》等作品,在tiktok上获得数百万播放量,成为了星河集团文化出海的又一成功案例。
现如今,虽然星河集团是给李子柒配备了团队,但在人姑娘自己的努力下,其账号上播放的视频,无论是内容质量,还是镜头语言,亦或是审美风格,也都已经不输很多电影导演了。
看李子柒的视频,就好象是在看央视的纪录片一样,让人忍不住就沉浸其中,仿佛跟着她一起回到了乡村,享受那片田园风光和静怡生活。
而在抖音上,像李子柒这样非科班出身,却又创作出不少好作品的人,不在少数。
王皓实际上也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经常让星河集团这边,为那些底层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帮助。
象是星河集团就专门和北影开设有面向这些视频网红的进修班,也曾给有潜力的博主配备过技术高超的摄影、灯光、化妆等专业幕后团队。
在王皓看来,抖音就是文化0的孵化池,它正在逐步解放文化领域,在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将文化艺术的创作权和解释权从某些原本高高在上的人手中争抢过来。
现如今,只等星河集团研发部门在ai领域上获得大的突破,就可以将那些大导演、大艺术家拉下宝座,把艺术文化还给人民群众了。
当然,在“人民的文化由人民自己创造”的新时代到来之前,现实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怎么变现,怎么活下去?”
这就是短视频创作行业的集体焦虑。
在去年的《抖音短视频创作者商业变现报告》中曾指出,平台上9的短视频团队不能盈利,而25的团队则略有盈馀。
平台贴补成为了无数创作者最大的收入来源,占到了其总收入的58。
作为平台,抖音当然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盈利的,但纯粹做短视频内容,大部分都“算不过来帐”,基本上只能靠gg植入来变现,内容创作者的盈利模式极为单一。
这也是当前短视频领域的一个痛点。
它不同于网络小说,网络小说不仅能有订阅和gg免费两种模式,还能出售ip版权,并且网络小说的创作成本低,最大的开支不过是一台计算机,然后就是花费一些时间。
而短视频领域的内容创作,需要在拍摄制作上投入更多,一旦难盈利,创作者连肚子都填不饱,又怎么可能有心思和精力创作出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