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第2页)
日头攀至中天时,弟子们转至炼器工坊。百丈长的工坊内,三百六十座炼器台整齐排列,每座台前皆悬着一块灵玉牌,上书弟子姓名与擅长材料。工坊内弥漫着各种材料的气息,有金属的坚硬气息,有灵草的清新气息,还有丹药的芬芳气息。这些气息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炼器世界。
南宫皖一袭月白长裙,广袖间萦绕着淡青灵气,正立于中央的玄铁锻台前。她的面容姣好,眼神中透露出温柔和坚定。她轻轻抬起手,袖中的青玉小锤飞出,稳稳地落在锻台上。
“今日教习‘千锻成钢’。”南宫皖的声音轻柔而动听,在工坊内回荡。“取玄铁三斤,以‘子午锻’之法,先文后武,锻足九九之数。”说罢,她袖中又飞出一块玄铁,玄铁落在锻台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弟子们依言取料,纷纷开始动手锻造。一时间,工坊内锤声阵阵,火星四溅。王铁山是炼器阁的一名弟子,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他抡起锻锤时虎虎生风,火星四溅间玄铁竟隐隐发红。
“停!”南宫皖素手虚按,青玉小锤凌空点向王铁山的锻台。“你瞧这玄铁。”她指尖灵气渗入铁块,原本暗沉的金属表面竟浮现出细密的冰裂纹。“玄铁性脆,需以柔火养其韧性。你这一锤下去,力道虽足,却如暴雨打荷,只会碎其根本。”
王铁山挠头憨笑:“教习,俺这‘莽牛劲’习惯了,改不了。”
南宫皖摇头轻叹,忽然并指一划,一道青色灵气如丝带般缠绕上锻锤。王铁山再挥锤时,只觉锤身轻若无物,每一次落下都仿佛春风拂过,玄铁表面逐渐泛起珍珠般的光泽。“记住,炼器如抚琴。”南宫皖的声音温柔却不容置疑,“力道需如指尖揉弦,刚柔并济。”
王铁山听了南宫皖的话,认真地点了点头。他开始调整自己的力道,慢慢地,他发现自己的锻造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了。他心中对南宫皖充满了感激,他知道,南宫皖的教诲将会让他受益终身。
夕阳将炼器阁的琉璃瓦染成金色时,傅少平与南宫皖并肩立于藏书阁前的观星台。百余名弟子席地而坐,面前漂浮着各自的炼器作品——有流光溢彩的飞剑,有古朴厚重的盾牌,还有玲珑小巧的丹炉。这些作品,都是弟子们一天的学习成果,它们虽然还略显稚嫩,但却蕴含着弟子们的心血和努力。
“今日所学,可有所悟?”傅少平的声音在晚风中格外清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期待,他希望弟子们能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一名扎着双髻的少女捧着一柄青玉小剑起身:“弟子以寒心兰为引,炼制时加入三滴晨露,剑身竟隐隐有寒气流转。”
“善!”傅少平抚掌大笑,“你已悟得‘以灵养器’的真谛。”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赞赏,他知道,这名少女在炼器方面有着很高的天赋。“但若想让寒气凝而不散,还需以‘心炉’温养七日。”他又补充道,希望少女能够继续努力,将这柄青玉小剑炼制得更加完美。
南宫皖则走向另一名弟子:“你的丹炉纹路杂乱,灵气流转滞涩。”她素手轻点炉身,淡青灵气如活水般注入。“炼器如修道,纹路便是经脉。你看——”随着她的动作,炉身上的纹路逐渐连成一条首尾相衔的灵蛇,“灵气需如蛇行,循环往复,方能生生不息。”
弟子们听了傅少平和南宫皖的点评,纷纷点头。他们知道,自己在炼器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们相信,在傅少平和南宫皖的教导下,他们一定能够不断进步,成为一名优秀的炼器师。
子时的炼器阁万籁俱寂,唯有藏书阁顶层的灯火依然明亮。傅少平与南宫皖相对而坐,面前悬浮着十二盏灵灯,灯芯燃烧时竟发出轻微的嗡鸣。这十二盏灵灯,象征着炼器之道的十二个要点,它们在夜风中摇曳着,仿佛在诉说着炼器之道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