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第2页)
“小虎哥!阿影哥来信了!”小石头举着封信跑过来,信封上沾着些泥土,显然是从信使手里抢过来的。
信里说,青石镇的学堂又招了十几个孩子,阿影忙得脚不沾地,幸好王裁缝的女儿时常来帮忙,教孩子们针线活。阿禾已经认得二十多种草药了,还在学堂的药圃里种出了第一株蒲公英,兴奋得半夜睡不着觉。
“他还说,李狗蛋叔的小孙子会叫‘爷爷’了,就是总把‘爷爷’叫成‘鸭鸭’,逗得全镇人笑。”小石头念到这儿,自己先笑岔了气,“他让我们有空一定去玩,说镇上的桃花开得可好看了。”
苏轻晚接过信,指尖拂过阿影清秀的字迹,忽然道:“不如我们下个月去趟青石镇?正好把山民们做的蓝布带给王裁缝,让她也学学这染布的法子。”
“好啊!”小石头第一个举手赞成,“我还想看看阿禾种的蒲公英呢!”
石勇也凑过来说:“我跟你们一起去,给镇上的人带些新打的野味,让他们尝尝鲜。”
日子就在这样的期盼里,一天天暖了起来。药圃里的种子发了芽,蓝布在竹竿上晒成了好看的靛蓝色,孩子们的笑声像檐下的风铃,清脆得让人心里发甜。
出发去青石镇的前一天,阿影托人送来了一包桃花糕,说是王裁缝的女儿做的,让他们路上吃。糕点粉白松软,带着淡淡的花香,小石头一口气吃了三块,被苏轻晚笑着拍了下手:“留着点肚子,到了镇上还有好吃的呢。”
第二天清晨,一行人踏着晨露出发。石勇赶着辆马车,车上装着蓝布、野味,还有苏轻晚给孩子们准备的糖果。小石头坐在车辕上,手里拿着阿影送的陶哨,吹着不成调的曲子,引得路边的鸟儿跟着飞。
路过黑沙城时,远远望见城外的荒地上,一片金灿灿的向日葵正在风中摇曳。阿影说过,这里的向日葵都是当年那些被影魂术操控的少年种下的,如今他们有的成了农夫,有的成了药农,谁也看不出他们曾有过那样黑暗的过去。
“你看,”苏轻晚指着向日葵花田,“它们总是朝着太阳的方向,多好。”
王小虎点头。他想起阿影信里写的,说有次遇到当年的影魂师余孽,对方已经成了个卖菜的老汉,看到阿影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递给他一把青菜,说自家种的,没打农药。
原来时间真的能改变很多事,就像向日葵能把阴影留在身后,人也能把过去的伤痛,酿成如今的平静。
抵达青石镇时,桃花正好开得灿烂。李狗蛋抱着小孙子在镇口等,小家伙穿着红肚兜,见到小石头就伸手要抱,嘴里咿咿呀呀地喊着“鸭鸭”,逗得众人直笑。
阿影和王裁缝的女儿带着孩子们在学堂门口迎接,阿禾穿着新做的蓝布裙,扎着两个羊角辫,见到苏轻晚就扑上来,献宝似的举起一朵蒲公英:“苏阿姨你看!我种的!”
学堂后院的小药圃里,果然种满了各种草药,虽然长得不如普惠堂的整齐,却透着勃勃生机。阿影说,这些都是孩子们自己种的,谁种的谁负责浇水,连最调皮的孩子都变得细心了。
“王姑娘还教他们用草药染布呢,”阿影指着晒在绳子上的小手帕,上面用艾草汁染出了淡淡的绿色,“说要给远方的朋友寄去。”
王裁缝的女儿脸一红,嗔怪地看了阿影一眼,转身去给大家倒茶。苏轻晚看着她的背影,又看看阿影眼里的笑意,悄悄碰了碰王小虎的胳膊,两人相视而笑。
接下来的几日,青石镇热闹得像过节。石勇带着镇上的男人们去山里打猎,回来时扛着只肥野猪,让全镇人都分到了肉;苏轻晚教妇女们配药,王裁缝的女儿则缠着石勇媳妇学染布,两人对着蓝布研究个不停;王小虎和阿影坐在学堂门口,看着孩子们在桃树下背书,偶尔指点小石头几招剑法。
离别的那天,桃花落了满地,像铺了层粉色的雪。阿影送了他们满满一车东西:孩子们种的草药,王裁缝做的新衣裳,还有阿禾特意晒干的蒲公英,说是能治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