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在火红年代挣外汇龙龙是我的心肝大宝贝
第1029章 医院试点(第2页)
我是这样想的,将制药厂,医学院,和社区医院整合到一起。
以医学院为主体,社区医院更名为学院附属医院。
医院内的医生在坐诊看病之余,同时也是医学院内的老师,负责授课。
而在职称方面,既有医院的职称,比如实习医生,主治医生,副主任医生,主任医生。
同时在学校还有讲师,副教授,教授这样的职称。
将有看病救人的医生充当老师,甚至一些优秀的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跟随老师坐诊,甚至是进手术室给老师打打下手。
这样一来,很多优秀毕业生还没有毕业就有了相关的经验,一定会被各大医院哄抢。
既能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又能保证各大医院在接收了这些学生后,立刻就能投入到工作中。
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其弊端,就是医生太累了。
不仅要坐诊,做手术,还要给学生们授课。
可俗话说得好,能者多劳。目前的情况就是看病的病人多,好的医生数量少。
但只要坚持这个模式走下去,好的医生会越来越多,在经过科学的安排,我相信后续医生就不会那么累了。
最后就是制药厂,当有能力的医生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在看病和教学之余,就有时间可以做科研了。
随着在临床中遇到的越来越多的情况,他们可以研发更加先进的治疗方法。
比如更加先进,科学得手术方式,更好用更方便的医疗器械。
这些都是可以用来发表论文的,也能给全国乃至于全世界得医疗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
而这个时候,根据这些医生们得想法,制药厂就有了用武之地。
他们不仅可以生产药品,还可以生产一些医疗器械。
可以把医生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各种有问题的医疗器械,进行改造。
随着各种新材料的不断发现,后续机床厂,芯片厂的帮助。
总有一天,咱们国产的ct,国产的磁共振,乃至各种仪器,都能在制药厂生产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