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雨夜疑踪(第3页)

 

“好!”丁箭立刻转身出去。

 

雨还在下,敲打着窗户,像是在催促着什么。季洁看着沙发上的张桂兰,这位一辈子站在讲台前的老教师,最后却以这样的方式离开,她掌心那几道深深的褶皱里,仿佛藏着未说出口的话。

 

“杨震,”季洁忽然开口,“让技术科把那白色粉末加急化验,还有折叠刀上的血迹,比对张桂兰的dnA。另外,查赵磊的行踪,他说去干活,具体在哪里,有没有人能证明。”

 

“明白。”杨震拿起对讲机,开始安排工作。

 

房间里重新安静下来,只有雨声在耳边回响。季洁走到书架前,看着那些泛黄的教案,封面上有张桂兰娟秀的字迹。忽然,她注意到最撬动过的痕迹,边缘还沾着一点黑色的漆——和张桂兰掌心的印记颜色一样。

 

季洁的心猛地一跳,她蹲下身,仔细看着铁盒的锁孔:“孟佳,拿工具来,看看能不能打开这个盒子。”

 

这把锁不大,孟佳用细铁丝试了几下,只听“咔哒”一声,锁开了。季洁深吸一口气,打开了铁盒。

 

里面没有现金,没有存折,只有一沓厚厚的照片,还有一本笔记本。照片上是一群穿着校服的学生,围着张桂兰笑,背景是学校的操场。季洁拿起笔记本翻开,第一页就写着:“2010年9月,收到第一笔助学款,来自匿名 donor(捐赠者),用于资助贫困生……”

 

助学款?季洁愣住了,这和林晓说的补贴款不是一回事。她继续往下翻,笔记本里详细记录着每一笔钱的收支,时间跨度长达十年,收款人都是不同的名字,后面标注着“市一中高三(2)班”“高二(1)班”等字样。

 

最后一页的日期是昨天,上面写着:“收到最新一笔,5万元,准备交给林晓。但发现……”后面的字被划掉了,只剩下几个模糊的笔画。

 

季洁的目光落在“林晓”的名字上,她抬头看向那个还在角落里发抖的女孩。难道这笔助学款,才是张桂兰被杀的真正原因?

 

这时,杨震的对讲机响了,是技术科的声音:“杨队,白色粉末化验出来了,是安眠药的成分。还有,折叠刀上的血迹,确实是死者的。”

 

安眠药?季洁立刻看向茶几上的半杯茶。如果茶里下了安眠药,张桂兰喝下后失去反抗能力,凶手再动手……那便签上的“晚八点见”,很可能就是凶手约她来的。

 

“杨震,”季洁合上笔记本,眼神变得锐利,“查十年前开始给张桂兰匿名捐款的人,还有,查林晓的家庭情况,她是不是贫困生。”

 

雨还在下,但重案六组的办公室里,线索已经像雨丝一样,渐渐织成了一张网。而网的中心,那个杀害退休教师的凶手,或许就藏在某个看似无关的角落,等待着被揪出来的那一刻。

 

杨震看着季洁眼中重新燃起的光芒,知道她又嗅到了关键的线索。他拿起伞:“我去学校一趟,查补贴款和周志强。你在这里盯着,有情况随时联系。”

 

“嗯。”季洁点头,目光再次投向那本助学笔记,指尖划过最后被划掉的字迹,仿佛能触摸到张桂兰临死前的挣扎。

 

这个雨夜,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但对重案六组来说,只要有一丝线索,他们就绝不会让真相埋没在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