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雨夜命案后续真相背后的涟漪

周志强和李辉被捕后,重案六组的工作并没有就此结束。虽然案件的凶手已经落网,但关于那笔神秘失踪的助学款,依然存在诸多疑问。季洁和杨震深知,彻底查清这笔款项的去向,不仅关乎案件的完整性,更可能涉及到其他潜在的问题。

季洁坐在办公桌前,仔细翻阅着从学校带回来的资料,试图从那些陈旧的文件中找到更多线索。杨震则在一旁,和技术科的同事再次核对周志强和李辉的通话记录以及资金往来明细。

“杨震,你看。”季洁指着一份文件说道,“当年这笔捐赠款的金额可不小,这么一大笔钱,怎么可能说没就没了呢?而且文件上的签字虽然有张桂兰和周志强两个人,但周志强的签字明显更加清晰,张桂兰的签名似乎有些模糊,像是被迫签上去的。”

杨震凑过来,仔细看了看那份文件:“确实有些可疑。看来周志强在这件事上,一开始就没安好心。但现在周志强肯定不会轻易交代,我们得从其他方面入手。”

就在这时,王勇匆匆走进办公室:“季姐,杨队,我联系到了当年负责捐赠事宜的中间人,他现在愿意跟我们见面,说不定能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季洁和杨震对视一眼,立刻起身:“走,我们去会会他。”

在一家安静的茶馆里,季洁、杨震和王勇见到了这位中间人,名叫刘启明。刘启明看起来五十多岁,头发有些稀疏,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

“刘先生,感谢你愿意配合我们。”季洁微笑着说道,试图缓和一下气氛,“关于十年前那笔捐赠款的事,你能详细跟我们说说吗?”

刘启明点了点头,喝了口茶,缓缓说道:“当年,那位匿名企业家确实是委托我把这笔钱交给市一中,专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我把钱交给学校后,就由张桂兰和周志强负责后续事宜。但没过多久,我就听说这笔钱好像出了问题,具体怎么回事,我也不太清楚。后来,我因为工作调动,离开了这个城市,这件事就渐渐淡忘了。”

“那你知不知道,这笔钱在交给学校后,有没有可能被挪用或者转作他用?”杨震问道。

刘启明犹豫了一下,说:“不瞒你们说,当时我就觉得周志强这个人有点不靠谱。有一次,我看到他和一些社会上的人来往密切,感觉他好像在谋划着什么。但我没有证据,也不好乱说。”

“那你有没有听说过,张桂兰老师和周志强在这笔钱的管理上,有没有发生过什么矛盾?”季洁追问道。

刘启明想了想,说:“这个我倒是听说过一点。有人说张桂兰发现了周志强的一些不对劲,好像在私下调查他。但具体情况,我真的不太清楚。”

从茶馆出来后,季洁、杨震和王勇都陷入了沉思。虽然刘启明提供的信息有限,但也进一步证实了他们的猜测,周志强挪用助学款的可能性极大。

“杨震,我们得再仔细调查一下周志强的财务状况,看看能不能找到那笔钱的去向。”季洁说道。

“嗯,我已经让技术科的同事全力追查了。另外,我觉得我们还得再提审一下周志强,说不定能从他嘴里撬出点什么。”杨震说。

回到局里,杨震和季洁再次走进审讯室。周志强坐在审讯椅上,神情憔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绝望。

“周志强,你应该清楚,现在摆在你面前的,只有坦白交代这一条路。”杨震严肃地说道,“那笔助学款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最好老实说。”

周志强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道:“十年前,那笔捐赠款到学校后,我一时鬼迷心窍,就想着把这笔钱挪出来做点生意,赚了钱再偷偷还回去。刚开始,一切都很顺利,我的生意越做越大,也赚了不少钱。但后来,市场环境突然变差,我的生意一落千丈,不仅把挪用的钱赔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那张桂兰老师发现了你的行为后,你为什么不悬崖勒马,反而指使李辉杀害她?”季洁愤怒地问道。

周志强低下头,声音有些颤抖:“她发现后,一直劝我自首,把事情说清楚。但我害怕坐牢,害怕失去现在的一切。我以为只要吓唬吓唬她,让她别把这件事说出去就行了。没想到李辉那个蠢货,竟然把她杀了……”

“那你挪用的那笔钱,现在还能追回来吗?”杨震问。

周志强摇摇头:“都赔光了,我现在身无分文,根本没办法还。”

审讯结束后,杨震和季洁走出审讯室。虽然周志强交代了挪用助学款的事实,但那笔钱已经无法追回,这让他们感到有些无奈。

“季洁,虽然周志强交代了,但我们还是要尽力挽回损失。”杨震说道,“我觉得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查封周志强的资产,看看能不能弥补一部分损失。”

季洁点点头:“嗯,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了。另外,我们也得把这件事向学校和社会公布,让大家知道事情的真相,同时也给其他有类似想法的人一个警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接下来的几天,重案六组的成员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一方面配合法院查封周志强的资产,另一方面整理案件资料,准备向社会公布这起案件的详情。

在市一中,校长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后,深感痛心。他组织全校师生召开了一次大会,向大家通报了这起案件,并对张桂兰老师的助学精神进行了赞扬。

“张桂兰老师,是我们学校的骄傲。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师者仁心。虽然她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校长在大会上说道。

台下的学生们,许多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林晓更是哭得泣不成声,她走上台,对着麦克风说道:“张老师对我恩重如山,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像她一样,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与此同时,重案六组将案件的详细情况整理成新闻稿,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一时间,这件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张桂兰老师的助学行为表示敬佩,对周志强的所作所为表示愤慨。

在舆论的压力下,一些曾经受过张桂兰老师资助的学生和家长,纷纷站出来,讲述自己和张老师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张桂兰老师的善良和无私。

“张老师不仅给我钱,还经常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她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她。”一位已经大学毕业的学生说道。

随着社会的关注,一些爱心人士和企业也纷纷表示,愿意出资设立以张桂兰老师命名的助学基金,继续她未竟的事业。

在重案六组的办公室里,季洁看着这些新闻报道和爱心捐赠的消息,心中感到一丝欣慰:“杨震,虽然这起案件很沉重,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张老师的精神,终于得到了传承。”

杨震点点头:“是啊,这也算是对张老师的一种告慰吧。我们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让这些善良的人得到应有的尊重,一切都是值得的。”

就在这时,王勇拿着一份文件走进办公室:“季姐,杨队,周志强的资产查封工作已经完成。虽然追回的资金有限,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那笔助学款的损失。另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周志强和其他案件有关的线索,可能需要进一步调查。”

季洁和杨震对视一眼,他们知道,重案六组的工作永远不会停止,每一个案件背后,都可能隐藏着更多需要他们去挖掘的真相。但他们坚信,只要他们坚守正义,就一定能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张桂兰老师命名的助学基金正式成立。在基金的启动仪式上,季洁、杨震和重案六组的成员们也来到了现场。他们看着那些充满希望的孩子们,心中充满了感慨。

“希望这些孩子,能在张老师的精神激励下,茁壮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季洁微笑着说道。

杨震点点头:“会的。我们也要继续努力,守护好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让正义永远都在。”

在阳光的照耀下,助学基金的牌匾显得格外耀眼。而张桂兰老师的故事,也将继续在这个城市里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重案六组的成员们,也将带着这份使命和责任,在维护正义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