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警戒线内的心事(第2页)
周志斌扒了口饭,含糊不清地说:“老年人嘛,见着死人难免慌神,先别下定论。”他抬眼看到周淑婷进来,扬了扬下巴,“新来的,赶紧去拿盒饭,凉了就不好吃了,下午还得去走访周边商户呢。”
周淑婷应了一声,刚拿起属于自己的那份盒饭,就看到杨震从外面进来。他脱下沾了泥土和草屑的外套,随手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深色的t恤,领口被汗浸湿了一小片。周淑婷几乎是本能地站了起来,声音比平时高了半分:“杨组长,我帮您把外套拿去洗了吧?”
杨震愣了一下,随即摆了摆手,语气很随和:“不用麻烦,回头我自己处理就行,你赶紧吃饭。”
“不麻烦的,我手快。”周淑婷没给他拒绝的机会,拿起外套就往水房走。指尖触到布料上的褶皱时,心里竟有点小小的雀跃,像是得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任务。她笨拙地打了盆温水,倒上洗衣粉,看着白色的泡沫一点点漫上来,沾湿了袖口。阳光透过水房的小窗户照进来,在泡沫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她忽然就想起刚才杨震低头看现场时的样子,想象着他明天穿上干净外套时,或许会笑着说一句"谢谢",嘴角忍不住悄悄往上翘。
“哟,新人挺勤快啊。”韩丽端着水杯进来接水,看到她蹲在盆边搓衣服的样子,挑了挑眉。她没多说什么,只是接水时意味深长地瞥了周淑婷一眼,那眼神里有探究,还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
周淑婷的脸微微发烫,低下头更用力地搓着衣服,好像这样就能把那点不自在搓掉似的。
从那天起,周淑婷总想着找机会跟杨震多待一会儿。组里开会时,她会提前十分钟到办公室,特意坐在他旁边的空位上,哪怕那个位置靠着空调出风口,吹得胳膊有点凉;汇报工作时,她会比别人多讲几句细节,明明一页纸能说完的案情,她会分点分条说得格外细致,只为了能多听他说几句"这个思路不错";甚至在茶水间碰到,她都会绞尽脑汁想些无关紧要的话题搭话——
“杨组长,您杯子里泡的是菊花茶吗?看着颜色真好看。”
“杨组长,您昨天说的那个追踪监控的思路,我回去琢磨了半宿,觉得是不是可以从凌晨三点的那个可疑身影查起?”
“杨组长,楼下那家复印店的纸好像不太好,印出来的笔录有点模糊,您看要不要换一家?”
起初杨震并没在意,只当是新人想尽快熟悉工作,每次都耐心回应。问案子的事,他会停下来仔细讲解;问些杂事,他也会随口应两句。可次数多了,连向来大大咧咧的丁箭都看出点端倪。这天中午吃饭时,丁箭用胳膊肘撞了撞孟佳,朝周淑婷的方向努了努嘴——她正端着水杯,"恰好"走到杨震办公桌前,递过去一袋刚买的薄荷糖:“杨组长,您下午要去审讯室,这个提神。”
孟佳叹了口气,没说话,只是往嘴里扒了口饭。
这天下午,周淑婷又拿着一份整理好的笔录去找杨震。她特意绕了点路,从他办公桌前经过时,"不经意"地停住脚步:“杨组长,您看看这个,我把证人提到的几个时间点都标出来了,有没有哪里需要改的?”
杨震接过笔录,手指在纸页上轻轻划过。他看得很仔细,连标点符号都没放过。周淑婷站在旁边,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烟草味混着洗衣粉的清香,心跳又开始不争气地加速。
“不错。”杨震看完后点了点头,把笔录递还给她,“比上次清楚多了,时间线标的很明白,重点也突出了,进步挺快。”
“是您上次教我的方法管用。”周淑婷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站在原地没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录的边缘,又说,“杨组长,我看您这几天总熬夜看卷宗,眼底都有红血丝了。我妈给我寄了点枸杞,说是宁夏那边的特产,泡水喝对眼睛好,我明天给您带点?”
“不用不用,我这儿有。”杨震摆摆手,低头翻起了桌上的卷宗,语气里带着点不容置喙的疏离。
周淑婷这才慢吞吞地回到自己座位。刚坐下,孟佳就凑了过来,用胳膊肘轻轻撞了她一下,压低声音:“淑婷,忙着呢?”
“嗯,刚把笔录给杨组长看过,他说还行。”周淑婷心里有点甜,以为孟佳要夸她进步快。
孟佳却叹了口气,眼神往杨震那边瞟了瞟,又转回来看着她,语气带着点过来人似的恳切:“新来的,我跟你说句实在话。六组的氛围是好,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互相帮衬是应该的。但有些规矩,你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