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未熄的余烬(第3页)
挂了电话,季洁和杨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凝重。赵德荣中毒,刘老头失踪,这绝对不是巧合。背后一定有人在阻止他们查下去,而那个每周三送东西的女人,很可能就是解开这一切的钥匙。
“走,回去!”杨震拉着季洁快步往外走。
车子驶离棚户区,季洁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破败房屋,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原本以为只是一起简单的盗窃案,没想到牵扯出这么多疑点,像一团乱麻,理不清头绪。
“你说,刘老头和那个女人,会不会和赵德荣的盗窃团伙没关系?”季洁忽然开口,“那些代号,更像是某种秘密的联系,而盗窃案,只是他们用来掩盖真相的幌子。”
杨震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有可能。赵德荣中毒,说明对方急了,想灭口。我们得赶在他们把所有线索都掐断之前,找到那个女人。”
车子很快驶回警局,两人直奔审讯室。里面已经空了,只剩下几个技术人员在勘查现场。
“怎么样?”季洁拉住正在拍照的技术刘。
“我们在赵德荣的水杯里检测出了少量的老鼠药成分,剂量不大,但足以让人产生抽搐反应。”技术刘指着桌上的一个纸杯,“杯子上除了赵德荣的指纹,还有一个陌生的指纹,我们正在比对。”
老郑走了过来,脸色凝重:“医生说赵德荣暂时脱离危险了,但还在昏迷,能不能醒过来,什么时候醒,都不好说。”
“老郑,这是我们找到的照片。”杨震把照片递给老郑,“这个女人很可能就是突破口。”
老郑看着照片,眉头皱得更紧了:“技术刘查一下这个工厂,看看能不能找到女人的身份信息。另外,加派人手找刘老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警局里忙得团团转。技术科通过照片上的工厂大门,查到那是一家十几年前就倒闭的纺织厂,而照片上的女人,名叫张佳伶,曾是厂里的工人,今年五十六岁,户籍地就在城北棚户区附近。
“找到了!”韩丽拿着一份档案跑进来,“张佳伶,丈夫早逝,十年前儿子因为一场意外去世,之后她就从纺织厂宿舍搬走了,下落不明。”
“儿子去世?”季洁心里一动,“她儿子去世的时候多大?”
“档案上写着,当时八岁。”
季洁想起刘老头屋里照片上的小孩,看起来差不多就是七八岁的样子。“难道……照片上的小孩是她儿子?那刘老头是谁?和她儿子有什么关系?”
“还有一个发现。”韩丽又拿出一份文件,“我们查了张佳伶的银行账户,发现每个月都会有一笔300块的汇款进来,汇款人信息显示是\"刘\",时间已经持续五年了。”
“刘?难道是刘老头?”杨震立刻反应过来,“他一直在给张佳伶寄钱!那账本上每周三的30块,会不会是张佳伶反过来给他的?”
“有可能。”老郑点了点头,“这就说得通了,他们之间确实有长期联系。现在的问题是,张佳伶为什么要给刘老头送旧衣服?刘老头又为什么要给她寄钱?这和赵德荣的案子,到底有什么关系?”
就在这时,负责查找刘老头的陶非打来电话,声音带着兴奋:“郑队,我们在棚户区后面的垃圾堆里,找到一个人,像是刘老头!他还活着!”
所有人的精神都提了起来。
“在哪里?我们马上过去!”老郑对着电话喊道。
当季洁和杨震赶到现场时,刘老头已经被抬上了救护车。他浑身是土,脸上有明显的伤痕,像是被人打过,但意识还算清醒,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别找了……危险……她是为了孩子……”
“刘大爷,我们是警察,你告诉我们,是谁打了你?张佳伶在哪里?”季洁凑到他身边,大声问道。
刘老头艰难地睁开眼睛,看了看季洁,又看了看远处的棚户区,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一口血从嘴角溢了出来。
“快送医院!”医护人员连忙把他推进救护车。
看着救护车呼啸而去,季洁心里五味杂陈。刘老头的话像一块拼图,虽然模糊,却让她隐约猜到了什么。为了孩子……难道张佳伶的儿子没死?或者,这背后牵扯着一个关于孩子的秘密?
杨震走到她身边,递给她一瓶水:“别着急,刘老头还活着,总能问出真相。”
季洁接过水,却没喝。她看着救护车消失的方向,心里有种强烈的预感,这个案子远没有结束。赵德荣的中毒,刘老头的被打,张佳伶的神秘行踪,还有那些奇怪的代号……像一堆未熄的余烬,看似微弱,却随时可能燃起熊熊大火。
“我们去医院等消息。”季洁握紧了手里的照片,“不管真相是什么,总得有人把它挖出来。”
杨震点了点头,和她一起走向警车。阳光渐渐升高,照在城北的废墟上,反射出刺眼的光。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路,恐怕会更加艰难,但只要还有一丝线索,他们就不会停下脚步。毕竟,有些黑暗,总得有人去照亮;有些真相,总得有人去揭开。这是他们作为警察的责任,也是刻在骨子里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