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章(第2页)

更别提还有其他的商税收入!

老朱点了点头,追问道:“想法很不错。”

顿了顿,老朱接着想了想问道:“不知道你这税务改制工作,新的一年有什么计划?”

“父皇请过目,这是臣写好的奏疏。”

李祺自然是早就有所准备。

年底的两个多月时间,李祺一直在给那些前来报道的举人们进行培训,培训他们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税务官员,现在也已经差不多可以开始了。

这新年一开始,李祺就准备将他们派往大明各地开始正式实施征税。

李祺的奏疏和其他大臣们的奏疏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大臣要向皇帝启奏一件事情,往往都是要先绕一大圈子,引经据典,讲事情的道理,寻找历史上的案例来增加说服力,到了最后的时候才会将事情给讲出来。

所以往往一份奏疏的字数都很多,有的时候甚至于是讲了几万字都还没有讲到核心的重点,都是在秀自己的文笔和文采。

比如洪武九年就有个叫茹太素的大臣,熬了三天三夜书写一篇万言书。

这位刑部主事坚信,唯有铺陈历代兴衰、引经据典的“鸿篇巨制”,才能打动老朱这位草根出身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