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记哼哈大王

第一零八九章 硕托(第3页)

 

杨振既然要选择分化清虏上层,当然不会放过给清虏上层的投虏汉官势力埋雷的机会。

 

不管将来鼓励多尔衮篡位会得到什么结果,至少现在就要告诉多尔衮,自己最厌恶黄台吉身边那帮投虏汉官。

 

将来有一天,多尔衮掌权后,要想跟自己真议和,那帮投虏汉官就是最好的投名状。

 

会不会起作用,杨振也说不准,但是该给这些人下刀子的时候,杨振绝不会错过。

 

“其二,是因为黄台吉缠绵病榻已多年,我料其必然命不久矣。就算他答应将那些降官叛将,交还我大明,归还其历次南侵我大明之土地,换取双方停战讲和,又能维持多久呢?等你们新君即位,一切又要重来,倒不如与你们新君直接谈判。你说是吗?”

 

杨振说完这些,定睛看着硕托的反应。

 

而杨振的这段话,就更是在明着鼓励多尔衮去谋反篡位了。

 

至于此时的硕托,面上强装镇定,心中则早已是惊骇莫名。

 

硕托没见过杨振,但是在他来之前,却曾跟多尔衮本人以及参与密谋的一些人,一起分析过杨振的为人。

 

他们从这几年杨振的各种行事和表现中,意识到杨振及其麾下兵马,正在膨胀壮大为一支足以改变辽东局势的独立力量。

 

让他们感到悲观的是,杨振这支力量越来越强大,已经不是多尔衮及其两白旗人马能够轻轻松松消灭掉的了。

 

要消灭杨振及其金海镇的力量,多尔衮及其两白旗兵马,将不得不付出相当惨重的代价。

 

而其结果,也必然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到时候鹬蚌相争,自然是渔翁得利。

 

但是同时,让他们又感到乐观的是,随着杨振及其麾下兵马力量壮大,地盘增加,越来越有枭雄之姿,而其野心和私心也必然会随之增长。

 

等到其功高震主的时候,其处境也将和历史上一切枭雄人物的处境一样,终究要落到被迫养敌自重的地步。

 

总而言之,他们认为,杨振绝不是一个刚愎鲁莽之辈,也清楚,杨振绝不是愚忠或者迂腐之人。

 

相反,他们认为,杨振是一个深通谋略、精于算计,同时胆大包天、百无禁忌的枭雄之辈。

 

这也就意味着,若是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或者仅仅是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杨振也很可能会选择与他们私下停战,甚至是间接合作。

 

也就是说,杨振的处境并不比今时今日的多尔衮好多少。

 

而这样的杨振,是一个可以打交道、可以做交易的人。

 

就这样,不管是主动使然,还是被迫使然,一旦放下了短期内南下灭亡金海镇的执念,多尔衮及其心腹干将们的眼界,一下子就打开了。

 

过去那种束手束脚、进退两难,既担心南边金海镇北上进攻,又担心盛京城后方暗箭难防,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的局面,瞬间就改观了。

 

那真是,“联杨”一念起,刹那天地宽。

 

正因如此,才有了这次的硕托之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