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记哼哈大王

第一一三一章 难度(第2页)

 

也就是现在正好处在夏季,粮食短缺的杀伤力稍稍有所缓和,粮价只是暴涨而已。

 

若是在冬季,大雪封山,江河冻结的情况下,大清国恐怕早就大闹饥荒,甚至开始出现人相食了。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硕托没有任何底气反驳,甚至根本不敢再多说什么。

 

至于硕托他们自以为手里还有筹码的和宁国问题,他干脆闭口不提了。

 

目前盛京城内还有一批来自和宁国的质子,也就是李倧十二岁以上的所有儿子,还有其他十二岁以上的近支宗室子弟约有十几人。

 

这些人,原本是作为人质扣押在盛京城里,用来制约和宁国君臣的。

 

按常理,李倧死了以后,会从被扣押在盛京城里的李倧亲儿子里选一个立为新的和宁亲王,回去汉阳城继位。

 

但是最这几个月里,鸭绿江以东形势突变,黄台吉派驻和宁国的监国大臣敬谨贝勒尼堪战死,所部兵马已经全军覆没。

 

现如今,顺从的李倧虽然已死,但是和宁国也已被杨振所控制。

 

大清国就算想方设法真的把李倧的亲儿子送回去争位,恐怕也无济于事了。

硕托清楚,这个时候如果再拿这个出来说事,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倒不如留待以后。

 

反正能将目前大清国东线与金海镇的停战状态继续保持下去,他就算完成这次的任务了。

 

于是,双方都不再说话了。

 

“这样吧,在你们承认东线现有边界的前提下,我可以把你们想要全面停战议和的请求,呈递到大明京师朝堂上去,包括设场互市的事情,毕竟,谁不想过太平日子呢?”

 

杨振“终于”松了口。

 

然而,正当硕托和拜尹图暗自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杨振话锋一转,说道:

 

“但是,你们回去告诉你们那位主子爷,本都督可以赞成朝廷与你们全面议和,但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去除帝号,奉大明正朔,然后再谈其他。”

 

“这不可能!”

 

“可不可能,你们不用跟我说,回去跟多尔衮说。总而言之,除了东线边界问题,若是朝廷将来征询本都督有关和议的意见,这会是本都督的第一条意见。”

 

对此,杨振倒是相当“坦诚”。

 

他知道多尔衮一方同意这一条的可能性不大,但他不在乎。

 

他本来就是要给全面停战议和的事情上难度,自然要提出一些义正辞严的要求。

 

一方面,消息传出去,单就这一条,就能抵消掉私

 

另一方面,在维持现状的前提下,不提出一个既大义凛然又带有高难度的要求,似乎也不足以令盛京方面相信自己的“诚意”。

 

但是看着好像又要据理力争的硕托,杨振摆了摆手,说道:

 

“不必白费力气,这是本都督作为大明臣子必须提出来的。至于将来和议的结果,则是由我大明京师朝堂决定。这个就看你们派到辽西的使节,与朝廷议和的最终条款是什么样的了。”

 

听见杨振这样说,硕托十分难得地与他的正使拜尹图彼此对视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