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记哼哈大王

第一一四五章 土地

进入崇祯十五年十月,天气转凉,杨振治下,先是登莱镇各路,继而金海镇各路,开始进入秋收时节。n

 

在各路后方,暂时没有紧急军务的营头,轮番给那些分田代饷的营兵们放了收秋的公假。n

 

包括金海北路盖州以南、金海东路秀岩与凤凰城附近,以及鸭綠江两岸大批的新垦之地上面,到处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n

 

那些进入九月以后才辗转来到各处屯所安置的百姓,也纷纷被各处屯所的老户们临时雇佣,帮着收秋。n

 

一堆堆堆成了小山丘的番薯,以及土豆,堆放在田间地头。n

 

在田地间干活干累了的人们,随时随地就可以拿起一个番薯,在身上蹭一蹭上面的泥土,直接生吃,脆甜爽口。n

 

讲究一点的,则是打水清洗干净后,放在锅上蒸一蒸,然后分而食之。n

 

至于“番仔薯”,现在已经改叫土豆了,种植面积也在不断增加。n

 

它吃起来,稍显麻烦,需要蒸了、煮了或者烤了以后,配上一点点盐巴,才更好吃一点。n

 

不过,那些新分到各地去的关内饥民们,可没那么多讲究,给人收秋打短工,随便给口吃的就行了。n

 

哪怕是生的番薯,也吃得津津有味。n

 

当然,除了吃的,也有“报酬”。n

 

而报酬就几麻袋生的番薯或者土豆,以及应有尽有的番薯藤蔓。n

 

曾几何时,番薯藤在金海镇下辖还是紧俏之物,可是才过了两三年,它们在金海镇大后方就不值钱了,只能充当马匹和其他牲畜的草料。n

 

当然了,嫩点的番薯藤和番薯叶,对大多数一无所有并且见识过饥荒可怕的新移民来说,关键时候也是可以充饥和救命的宝贝。n

 

身在盖州的杨振,也带着大批征东将军行营的卫队随从们,出城往南,视察了熊岳城周边几处屯所的秋收情况。n

 

经过一番调研了解之后,他对于之前做出的继续敞开怀抱接纳鲁豫江淮流民的决定,终于放下了心。n

 

眼下已经进入十月,清虏使节与大明朝廷议和的事情仍在接触与拉锯之中,还没有定论。n

 

杨振原本有意在这个时候,让吕品奇的金海北路兵马北上试着夺取耀州城的。n

 

但是考虑到各路秋收即将展开的问题,杨振不想在靠北的各个移民屯所之间制造紧张气氛,所以暂时压下了北上进攻的冲动。n

 

不过,盖州正面陆路的北上进攻虽然暂时取消了,但是海上的进军却一点也没耽误。n

 

经袁进主动请示,然后杨振批准,金海西路水师团营主力大小数百条船只,在严省三率队支援下,带着一批重炮,以及水陆累计近万人马,已经于十月初一日上午北上,正式进驻营口城了。n

 

袁进如此做,一方面,固然是有给严省三的水师团营人马腾地方的因素,但另一方面,也更重要的是,他要尽快在营口站稳脚跟,以便拿下三岔河口以西海岸上的肥沃土地。n

 

宣府镇的兵马前哨虽然已经到过那一带了,但宣府镇的兵马是客兵,他们是来助战的,打完仗是要撤走的。n

 

所以,不管是辽河以东,还是辽河以西的土地,贫瘠也好,肥沃也好,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他们不会去占,更不会去开垦。n

 

但是,隶属于“辽东镇”序列的祖家军兵马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可是贪得无厌的。n

 

没错,祖家一系的兵马,虽然很多时候统称为辽西军伍,但他们在传统的九边序列之中,是属于“辽东镇”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