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记哼哈大王

第七三三章 起因(第2页)


而叆哈河口水面宽阔,没有了安全隐患,也算是一个建立船厂的好地方。

一方面,它距离鸭绿江的出海口有一段距离,可是距离又不是很远,造好的船,也可以方面出海。

另一方面,鸭绿江上有的长白山里,还有叆哈河上游的宽甸堡所在的群山之中,多有参天巨木原始森林,采伐下来的木材可以顺江漂流到船厂附近。

这样又安全又方便的好位置,在鸭绿江下游至其出海口处,自然不可多得。

也因此,尚可喜就请旨把新的造船厂设在这里。

然而这个地方好是好,离开了大批优秀的船匠木工,当然不可能造得出海船来。

就这样,尚可喜在九连城以南的叆哈河口鼓捣了两个来月,到了五月末,眼看进入六月了,依然没有能造出一条可以出海的大船来。

担心因为贻误战机而被治罪的尚可喜,不得已之下只能向多尔衮建议,请求从对面的李朝征调船工匠人。

尚可喜的建议被送到多尔衮的面前之后,多尔衮虽然恼火,但是他很清楚,如果不能及时获取大批战船,那么再次征剿金海镇的战事就不知道要拖延到什么时候去了。

相应的是,黄台吉对他征剿金海镇的进展不力,已经十分不满了,如果这回到了秋冬之际仍然不能对金海镇发起新的进攻,那么黄台吉恐怕就没有耐心让他在外统领大军了。

但是面对尚可喜向他提出的工匠缺少人力匮乏的问题,他也知道,仅凭镶蓝旗汉军,或者大清国的八旗汉军,恐怕一年半载真的造不出什么大船来。

就算几个月后真能造出来,恐怕造出来的数量也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想到这一点后,多尔衮干脆也不再请旨征调李朝的什么船工匠人了,而是直接请旨征用朝人的水师船队。

按照当年大清国给李朝君臣定的规矩,鸭绿江对岸的李朝兵马以及北方数道之地,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一方面,在这些地区,李朝陆地城守人马的数量受到严格的限制,城池高地大小,驻兵多少,都是有定额的。

另一方面,李朝北方数道之地比如咸镜道、平安道、黄海道的沿海地区,都是不允许有李朝水师战船存在的。

这一点,其实与李朝在当大明朝的附属国时的情况,是一样的,也就是只能在其南三道地区,即面向倭奴国并受到倭奴国威胁的地区,才可以拥有水师战船。

这即是李朝所谓南三道水军统御使一职的由来了。

对于这个情况,曾经贵为和硕睿亲王的多尔衮,当然是清楚的。

毕竟,当初就是多尔衮本人率领满鞑子军队攻占了江华岛,在岛上俘虏了大批李朝权贵人物。

对李朝,多尔衮十分瞧不起,他相信,只要他开口,李朝君臣绝对不敢不把战船献出来。

于是,想到了这一点之后,多尔衮很快便上书黄台吉,请旨派人向李朝君臣借兵借粮借战船,叫李朝君臣协助大清国对金海镇的战事。

对此,黄台吉当然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很快就同意了多尔衮的建议,然后就派出了新的主管李朝事务大臣敬谨贝勒尼堪,叫带领使团出使汉阳城办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