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张玮的话(第2页)

 “这话您也相信?″黄确摸摸下巴,笑着问道。

 “在六十年代初那个时候,我白天要教书,晚上又要开会或批改学生作业,实在分不出精力照顾这对双胞胎。我兄妹四个,都有两个以上的孩子,母亲也腾不出手来。赖玉亭是他们两兄弟的亲生父亲,把一个交给他也可以放心。″

 “可就算是这样,应该就属于是领养,否则入不了户口,这又是怎么办到的?″

 “赖玉亭只有一个女儿,总算好不容易生了个儿子。但婴儿在出生后,不到两小时就夭折了。当时我和他妻子都在一个产房,我就和她说了,两夫妇都非常高兴。赖玉亭和院长又是老朋友,反正一切都很顺利,抱回去后很快就以赖仲怀的名字,在派出所办理好了户口。″

 停顿了一下,张玮指着院子感慨地说道:“这院子就是过后,赖玉亭夫妻俩为了报答我,花了一百五十块钱买下来送给我的。!l^a/o′k.a.n·s/h*u+.`c+o!m_要不是这样,我恐怕也只能住在学校那间十二平方的宿舍里。由于我的前夫是霍文光,所以在给孩子报户口时,就用了他的姓。″

 “从那之后,你们两家还有过来往吗?″

 “在他们小时候很少有来往,我和赖玉亭之间也只是在教学上有过接触,直到他回南洋后。我和他妻子还是偶尔会有过交谈。聊聊他们兄弟俩学习和生活情况,但明面上的交往基本没有,也一直隐瞒着不能让外人知道,赖仲怀和霍家泰是双胞胎。″

 “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

 “我想双方都是出于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吧。在六七十年代,许多人都怕牵连到海外关系,不得不这样做。再有,也怕这双胞胎兄弟知道了,理解不了为什么要这样做,造成心理负担和不必要的影响。″

 “您说的怕牵连海外关系,是发生过什么事情吗?″黄确边端起杯子,边问道。

 “这样说吧,那时代的许多人都非常敏感,特别是对有海外关系的家庭,都会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待。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有人去告密,唯恐被怀疑是里通外国的间谍。赖玉亭就是在这一点上吃过大亏。″

 “哦?那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

 “有一户姓莫的邻居,可能是在四十年代中期,对赖玉亭在翠竹街老家原址上盖赖氏公馆十分不满,认为影响了他家的风水,打官司输了之后,一直对赖玉亭怀恨在心。六十年代初期曾多次告发他。后来赖玉亭不知从那里得到消息,感到实在待不下去了,就偷渡到了香港,并借道回了南洋。″

 “赖玉亭回到南洋后,他和你们还有过联系吗?″趁黄确喝水之机,古一明把话接了过来,饶有兴趣地问道。

 “赖家曾经为赖玉亭偷逃出国这件事,被审查组搞得心力憔悴,那里还会再敢联系?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就再也接不到他妻子给我的电话,我们之间也就很少有过联系了。″

 “也就是说,您的这对双胞胎儿子之间也不知道,在这个城市里,还有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兄弟?″

 张玮由衷地笑了笑,点了点头说道:“霍晓盈昨天还特意回来问过我,说你们告诉她,父亲和赖仲怀是同卵双胞胎。缠着问我是不是真的,我无奈之下只好告诉她。其实,赖仲怀和霍家泰是同卵双胞胎这件事,我不知道赖仲怀的母亲去世前,有没有和他说起过。

 但是,在七十年代时,市里举行过一次中学生游泳运动会,霍家泰后来问过我,他在争夺金牌比赛时,看到一个长相和身材都一样,名叫赖仲怀的比赛对手,并且两人都获得了冠亚军。要不他问起,我也不会把隐藏多年的实情告诉他。″

 黄确瞬间感到这点非常关键,“这么说赖仲怀和霍家泰两兄弟,都是游泳的高手,是这样吗?″

 “应该是吧。赖仲怀从小喜欢在海边游泳,他的游泳水平应该相对比霍家泰更好一些。″张玮有点疑惑地问道,“你是想说明什么呢?″

 “呃,是这样的,十八年前赖仲怀去机场之前,是不是他通知霍家泰去翠竹街的?″黄确把话题转到了案件上。

 “是的。我记得很清楚,那天霍家泰从公司回来,特意告诉我,赖仲怀打电话跟他说,父亲赖玉亭病重,想让他们两兄弟到南洋见他最后一面。可就在赖仲怀想打电话告诉霍家泰时,那边又打来了电话,说赖玉亭等不到他们来就已经去世。只让赖仲怀过去办理遗产继承手续就可以了。

 赖仲怀办理好出境护照,在去机场时,给霍家泰打了电话,让他过去翠竹街一趟,想和他谈一下父亲遗产继承的事,当时霍家泰是特意回来,告诉我赖玉亭去世的消息,并说赖仲怀约他去那里见一面。″

 “那天早上,有没有什么人和霍家泰一起到翠竹街,或者知道赖仲怀和他见面这件事?″

 “没有。″张玮想了想,摇了摇头,“詹妮那时候在公司上班,我也并没有告诉她,霍家泰要去翠竹街和赖仲怀见面的事。″

 “那就是说,你们知道赖仲怀在岬角湾遇害的消息,是他的尸体被打捞上来后,才通过警方发布的寻人公告知道的,是这样吗?”

 “不是这样的。赖仲怀去机场那天下午两点钟左右,我接到了霍家泰的电话,说是有件紧急事情要告诉我,问我和詹妮能不能立即到翠竹街一下。当詹妮开车和我到达那里后,只看到霍家泰和宋丹两人一脸愁容,目光呆滞地坐在客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