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金鞍麦小冬
番外:天降良才(2)
番外:天降良才(2)
事实证明,若非有治世之能,龙椅也没有这么好坐。
赵堃对如今的局势很有些头疼。
谢清站在他身后,用巧劲儿慢慢替他揉按着头,轻声安慰道:“这偌大的江山,先帝也未曾事事如意,陛下还年轻,不必如此心急。”
赵堃有一种强烈的德不配位的不适感,这种不适感还不能在人前展露出来。
或者他曾一度怀疑,前朝也未必没人知道,或者可能所有人都知道他并非帝王之才,正因如此,他们才非要扶他上位不可。
若是老九登了基,这些文臣绝对拿捏不住他,更别提左右他的决策了。
可若是老九,如今会怎么做呢?
赵堃想不到,他只能请谢清帮忙理政。
谢清理政时极有分寸,会提前先将所有奏折做出一个筛选,不重要的,便模仿赵堃的字迹打发了,重要的才会同他“商讨”。
说是商讨,赵堃自己心里很明白,这是因为谢清无法随他一同去前朝,若是面对百官的逼问,她必须先将其中利害关系分析给赵堃听。
赵堃觉得自己像一个提线木偶,来回穿插于谢清与百官之间。
太后最开始是很不满的,但后来也不得不默认他们如此。
毕竟赵堃是的的确确没有治国之才。
后来太后薨逝,也是谢清主持的祭典,守灵满七日,赵堃在太后灵前痛哭。
谢清抱着他的头,轻声安抚道:“为人君者,不必事必躬亲,只要能知人善任,自有能臣替您治理好江山。”
她是最明白赵堃为何如此大压力的。
赵堃问起:“这偌大朝堂,人人心中皆有私心,士族、文臣,朕要如何用人?”
谢清便道:“臣妾亲自养大的弟弟,总能替陛下效劳。”
赵堃这才想起来,还有个单子寅。
单子寅是单廷昉的独子,但自幼体弱多病,因被先帝忌惮军功,单廷昉也没打算带儿子去西南军营,因此单子寅在京城里,大多数时候是跟着谢清长大的。
众人皆知的是,这个将门之子体弱多病,不善武功,诗书也一般,反倒是擅长刺绣。
怎么听都不像个能堪当大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