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上元灯会(第2页)

 郑秋与杨鲖两人听了,面面相觑,心中莫名地烦躁起来。她们二人早就恨不得即刻奔赴东北将杨炯接回家中,可杨鲖怀有身孕,行动不便,郑秋又诸事缠身,既要掌管中央银行,又要帮父亲处理御史台的政务,时不时还得帮杨鲖打理相府在北方的产业,实在是脱不开身。 

 可如今,这与杨炯关系复杂的表小姐,却先她们一步去接杨炯,怎不让她们心里觉得不是滋味。 

 “别再等了,如此干等下去,终究不是办法!你赶快去信给三公主,让她和简若即刻领兵入辽,同时联系耶律南仙,让她想办法协助大军横穿辽地,进入金国的蒲与路接应杨炯。” 郑秋秀眉紧蹙,朱唇轻启,不假思索地向杨鲖吩咐出声。 

 杨鲖深知此事干系重大,当下不假思索,径直伸手取过桌上的笔墨,旋即分别为李潆和耶律南仙修书。 

 郑秋脑海中念头飞转,知晓远水解不了近渴,当务之急,唯有即刻打通消息渠道,方有转机。 

 念及此,郑秋再次开口问道:“阿福,我记得杨炯之前来信,好像有一封是让家里帮忙寻找关于倭国毒女的资料?” 

 “有!编号乙字十三,主要说的是登州港的势力分布,里面提及了几句关于毒女王修的情况,她如今是咱们登州船港的代理人。” 阿福记性极佳,但凡经过他手的书信,皆能详细复述。 

 郑秋眼前一亮,吩咐道:“对!就是她!我听说她是个大美人儿?” 

 “呃……” 阿福低下头,一时语塞。 

 “呃什么呃?到底是不是?” 郑秋凝起眉头,摆出少夫人的威严,冷声质问。 

 阿福无奈,自家这些少夫人,一个比一个聪慧过人,他本想帮少爷遮掩一二,可又怎能瞒得过郑少夫人的眼睛。当下只得如实说道:“据内卫的兄弟所言,确是如此。” 

 郑秋见阿福低眉垂首,说话遮遮掩掩,哪还不明白其中定有隐情。当下冷着脸,语气森冷道:“杨福!” 

 “是!” 阿福身子瞬间挺直,大声回应。 

 “家里的事我不能听?” 

 “无不能听!” 

 “好!家里人都知道我心狠手辣,你若敢瞒我,可别怪我对你不客气!杨炯不在家,可没人能护得了你!” 郑秋字字如刀,听得阿福后背冷汗直冒。 

 全府上下,谁人不知最招惹不得的便是三公主和郑秋。这郑少夫人在华阴老家生煮宗亲的事儿,他们可都知晓得一清二楚。莫说少爷不在家,便是在家,也未必能护得住他们。 

 在相府,老爷和夫人打心底里喜爱这位郑少夫人,三公主远在塞北,日后家中掌家法、肃门风之事,必然是这位来操持。得罪了她,那可不就是找死嘛。 

 想到此,阿福哪还敢隐瞒,立刻竹筒倒豆子般,将事情和盘托出:“回少夫人的话!少爷与王修姑娘关系非比寻常,内卫和摘星处都瞧见王修姑娘同少爷举止亲昵,出入成双。 

 后来摘星处的人暗访调查,这王修姑娘对少爷死心塌地,将自己多年积攒下的家业和船队,全都并入了相府名下,唯一保留的只有海上的数千海岛了。” 

 “好你个阿福!这么轻易就把你家少爷给出卖了!你就等着他回来收拾你吧!” 杨鲖见阿福想都没想就将杨炯 “出卖” 了,忍不住好笑地出声调侃。 

 郑秋明白杨鲖这是在敲打阿福,当下也就只当没听见。看着阿福那已经涨得如同猪肝色的脸,直接道:“两件事,赶快去办。 

 其一,告诉那个高丽公主,想要入咱家门,就得拿出点本事来,咱们家可不养闲人。一字不差地说给她听,就说是我郑秋说的! 

 其二,传信给王修,让她即刻派船从登州出发,北上辽国辽阳府,而后一路向北至黄龙府。完颜撒离赫封锁了南方信道,却封锁不了辽国信道,依此路线一路向北,可直达上京。 

 让她尽快弄清楚上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是!” 阿福拱手领命,作势就要下去安排。 

 杨鲖趁势将写好的两封信递给他,吩咐道:“这两封信,让摘星处的老人去送,千万莫要出了岔子!另外,杨炯书房书架最顶端有个黑檀盒子,里面有两块青花山水佩,你找到那块花水佩,送去给王修。” 

 “是!” 阿福应了一声,将杨鲖的话牢牢记住,转身匆匆离去。 

 郑秋见此,调笑道:“你倒是大方,那青花山水佩可是韬光寺的宝贝,分青山、花水两佩,男女分戴,便可护佑姻缘长久。你就这么送给杨炯的小情人了?不心疼?” 

 “没什么心疼不心疼的!只要她真心护着咱们家,别说一块玉佩,便是以后让我叫她姐姐,我也毫无怨言。” 杨鲖翻了个白眼回应道。 

 “你呀!早晚被杨炯欺负死!” 郑秋无奈地苦笑。 

 杨鲖听了,正欲张口调侃郑秋为了杨炯茶不思饭不想的模样,冷不丁,一阵吵闹叫嚷之声从门外突兀传来。 

 杨鲖柳眉一蹙,面上瞬间浮起一层怒色,心中暗自腹诽,在这长安城,竟敢有人在冰雪城撒野,当真是破天荒头一遭。当下二话不说,抬脚就要往门外走去,打算会会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郑秋瞧她这副气鼓鼓的模样,赶忙伸手拉住她,语气里满是嗔怪:“你呀,平日里气性就大,如今犯不着跟这些没眼力见儿的人置气。要是气坏了身子,往后有你后悔的。” 

 这般说着,不等杨鲖回应,便将她护在身后,款步走出房门,穿过三楼连廊,来到正中位置,冷冷地扫视着场中叫嚷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