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金陵王师(第3页)

三具无头或头颅破碎的尸体,汩汩流出的鲜血迅速汇成一片小小的血泊,在夏风中冒出丝丝热气。

杨炯缓缓抬起手中还在冒着青烟的火枪,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扫过前方那数千名呆若木鸡、面无人色的乱兵和被裹挟的百姓。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寒冰碎裂,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降者不杀!执迷不悟,继续叛乱者,死!”

这声音如同惊雷,在死寂的战场上轰然炸开。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彻底的疯狂。

“他杀了三位佛使!他是魔头!杀了他!为佛使报仇!”

“跟他拼了!”

“杀啊!”

……

弥勒教中一些死忠的骨干和亡命之徒,从最初的恐惧中回过神,发出野兽般的嚎叫,挥舞着兵刃,如同潮水般朝着孤身立于阵前的杨炯疯狂扑来。他们被信仰崩塌的绝望和仇恨冲昏了头脑,只想将这“妖魔”碎尸万段。

更多的乱兵则陷入更大的混乱,有的想跟着冲,有的想逃跑,有的茫然不知所措,被裹挟的百姓更是哭喊着四散奔逃,场面瞬间失控。

面对汹涌扑来的数百亡命之徒,杨炯脸上没有丝毫惧色,反而露出一丝冷酷的笑意。他站在原地,纹丝不动,只是将打空的火枪随手抛给身后的毛罡,同时右手闪电般从腰间另一侧枪套中,又抽出了一杆早已装填好的燧发火枪。

“贾纯刚!”杨炯的声音冷静得可怕。

“得令!”贾纯刚狞笑一声,猛地从怀中掏出一支竹筒状物件,奋力向天空一甩。

“咻——啪!”

一道刺眼的红色焰火,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直冲云霄,在天空中炸开一朵醒目的红花。

几乎就在焰火炸开的同一瞬间。

“轰隆——!!!”

“轰隆——!!!”

“轰隆——!!!”

震天动地的巨响突然从战场侧后方的高地炸响,地动山摇,火光冲天。

数枚沉重的开花弹,带着死神的尖啸,精准无比地砸入了正疯狂扑向杨炯的那群亡命之徒最密集的区域。

轰!轰!轰!

烈焰腾空,浓烟翻滚,狂暴的冲击波裹挟着无数致命的铁片、碎石,如同死神的镰刀,疯狂地收割着生命。

残肢断臂混合着内脏碎块,如同暴雨般四散飞溅,凄厉到不似人声的惨叫瞬间被爆炸声淹没。

刚才还气势汹汹的数百亡命徒,眨眼间便化作一片血肉模糊的屠宰场。断臂残肢、破碎的兵刃、焦黑的尸体铺满了那片土地,浓烟中弥漫着浓重的焦糊味和血腥味。

这突如其来的、毁灭性的打击,如同冰水浇头,瞬间将战场上所有的狂热、仇恨、混乱都冻结了。

无论是那些侥幸没被炮火覆盖、正往前冲的乱兵,还是后面茫然无措的乌合之众,亦或是哭喊奔逃的百姓,全都如同被施了定身法,僵在原地,惊恐万状地看着那片瞬间化为炼狱的区域。

恐惧,无与伦比的恐惧,彻底吞噬了他们的心神。

炮声余音未绝,硝烟尚未散尽。

杨炯左手猛地从地上拔起那杆代表着“穷奇营”的黑色大旗,沉重的旗杆在他手中稳如泰山,右手紧握那杆刚刚举起、尚未击发的燧发火枪。

他竟不退反进,迎着那片刚刚被炮火洗礼、尸横遍野、硝烟弥漫的修罗场,迎着那残余的、被彻底吓傻的乱兵,一步踏出。

“砰!”

枪声再响,一个刚从爆炸中回过神、正挥舞着鬼头刀、满脸血污想要扑上来的小头目,眉心瞬间爆开血洞,仰面栽倒。

杨炯脚步不停,左手大旗猎猎作响,右手火枪再次举起。

“砰!”

又一个试图从侧面偷袭的悍匪,胸口炸开一团血花,惨叫着倒下。

杨炯步伐沉稳,每一步踏在泥泞血污的土地上,都发出沉闷的声响。他目光如电,扫视着前方任何敢于露出敌意或妄动的身影。

每一次枪响,都必然带走一条亡命之徒的性命。枪枪爆头,弹无虚发。

“降者不杀!”

“叛乱者!杀无赦!”

杨炯的怒吼声,如同虎啸山林,盖过了战场上所有的嘈杂,清晰地传入每一个幸存者的耳中。那声音中蕴含的无边杀意和不容置疑的威严,让所有听到的人灵魂都在颤抖。

一步!一枪!一杀!

杨炯如同从地狱归来的杀神,一人一枪一旗,竟在万军阵前,杀出了一条血路。所过之处,那些残余的亡命徒如同见了鬼魅,惊恐地连连后退,竟无一人再敢上前。

“砰!”又是一个试图逃跑的头目被击中后心,扑倒在地。

杨炯停下脚步,站在那片尸山血海之中,左手大旗重重顿地,右手火枪平举,枪口还冒着缕缕青烟。他冰冷的目光扫过前方黑压压、彻底丧失了斗志的乱兵和百姓。

“放下兵器!降者不杀!”

这一次,再无人敢有丝毫犹豫。

“哐当!”

“当啷!”

“噗通!”

兵刃落地声和跪地声如同潮水般响起,前排的乱兵如同被割倒的麦子,成片成片地跪倒在地,将头深深埋下,浑身抖如筛糠。后面的乱兵和百姓也如梦初醒,纷纷效仿,哭喊着跪倒一片。

整个战场,除了风声和压抑的哭泣声,再无其他声响。

与此同时,战场侧翼高地上,麟嘉卫精锐如同猛虎下山,马蹄声如雷,迅速穿插,彻底截断了乱军的退路。

城楼之上,姚兕早已看得热血沸腾,目眩神迷。他终于彻底明白了,这哪里是什么叛将曾阿牛,这分明是……他不敢再想下去,胸中豪气顿生,猛地拔出腰刀,指向城外,用尽全身力气怒吼:

“梼杌营!开城门!随我杀出去!助曾将军平叛!降者不杀!顽抗者——杀无赦!”

“杀——!!!”

沉重的城门轰然洞开,憋屈了许久的梼杌营将士,如同出闸猛虎,在姚兕的率领下,怒吼着冲出城门,与外围的麟嘉卫一起,迅速分割、包围、收缴兵器,将跪地投降的乱兵和百姓控制起来。

杨炯依旧独立于战场中央,左手拄着染血的虎贲卫大旗,右手垂下,火枪枪口指地。

他望着眼前跪伏一片的降兵,望着迅速被控制的战场,望着远处金陵城巍峨的轮廓,眼神深邃悠远。

“侯爷!大局已定!百姓损伤无多!”贾纯刚看着那些被缴械的叛军,以及解救出来的百姓,沉声禀告。

杨炯点点头,并未多言。

毛罡见此,同杨炯并排而立,看向那繁华的金陵城,悠悠道:“金陵好地方呀!”

“是呀!好地方,只是那个笨蛋看不见喽!”杨炯声音极轻,仿若自言自语。

待见到士兵将百姓送入城中,杨炯翻身上马,大吼出声:“入金陵!”

“吼吼吼!”将士皆应,声震淮野。

杨炯一马当先,整肃部伍,徐驱入城。

毛罡紧随身侧,按刀叹曰:“金陵形胜,自古帝王州。”

杨炯遥望城头甲士,默然良久,忽扬鞭指向长安:“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全军肃然,高声唱诵回应:“戎衣今日定,明朝入长安。”

梼杌营将士列队相迎,百姓箪食壶浆,观者皆谓:“此真王师也!”

是夜,金陵晏如,惟淮月明,犹照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