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 用处(第3页)

有素。校场上射击效果相当不错的战术,此刻面对真刀真枪冲上来的敌人的时候,却完全是两回事了。 

 一排燧发枪射击,只有不到三分之二的枪响。剩下的,要么哑壳要么就是火药装填的方法不对。 

 而第二梯队的火枪手,更是手忙脚乱的胡乱射击。第三排射完之后,第一排的将士往往都没有准备好。 

 这个就是演习和实战的区别,谁都知道演习不会死人的。那只不过是,假想敌而已。 

 可是面对生死存亡的战场,那就完全不一样了。许多人因为过于紧张,完全忘记了平日的操作。 

 这就给了满清机会,多尔衮深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发动清军,对着盘锦明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杀!烧掉他们的粮草,你们多少大清的功臣,杀!” 

 清军排山倒海,对着惊慌失措的明军猛打猛冲。当然,清军也不是盲目的冲锋。而是,他们也有了应对燧发枪的武器。 

 其实满清一直都没有放弃,虽然他们造不出燧发枪。可是,他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对付燧发枪。 

 看似三排轮射的燧发枪无懈可击,实际上却也不尽然。首先,燧发枪是有发射间隔的。再者,燧发枪的射程远威力大是不错。可是,只要清军冲进弓箭手的射程之内,弓箭手完全可以与火枪一较高下。 

 问题是,如何冲到弓箭手的射程之内。这就需要,付出重大的伤亡。 

 首先,必须找到能够防御燧发枪铅弹的兵器。铁质盾牌,无疑是个最好的选择。 

 然而现实情况就是,清兵也根本没有能力铸造出来这么多的铁质盾牌。再有就是,铁盾笨重,在战场上使用并不方便。 

 退而求其次,有一种藤盾,发挥了巨大的功效。 

 满清的深山老林中有一种葛藤,满清将这种葛藤采回来晾干,然后蒸煮晾晒、捶打、浸泡等等,经过上百道工序,最终编织出来一种质地轻便的滕盾。这种滕盾,中远距离,甚至于可以抵挡燧发枪的冲击。 

 藤盾的制作过程极其繁琐,但是在战场上的用处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