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7章(第2页)
领导静静听着,接着问:“巴图同志,那你有没有想过调回内地?毕竟年纪也不小了!而且牧区上学、看病,都不方便。”
巴图坦然一笑:“领导,说实话,有过机会,但我没走。+w`d?s,c¢w¨.·n¢e_t^毕竟,那些家属在内地的干部,比我更想回去!而我……实不相瞒,领导,我交往了牧区的一个女朋友。”
“好啊,巴图,你这还是为民族融合做贡献了!”领导这话一出,引来众人的哄堂大笑。
轮到路北方时。
路北方起身,略显拘谨道:“领导,各位好!我是来自浙阳的路北方,现任职务是浙阳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我参军退伍后,就一直在行政上工作!早些年,一下都在基层,当过镇长,镇委书记,也当县长、县委书记,后来进入常委班子,主要负责全省招商引资和重大项目的建设!还请诸位多多指教!”
领导目光微动,仔细打量了他一眼:“你当过乡镇党委书记?”
“回领导,我确实当过!”路北方点头。
“你们那乡镇,条件怎么样?”
“那时候,乡镇的条件,普遍要比现在差!那时候路不通、电不稳,群众最关心的是修路、通水、孩子上学。我们那里还是临河渔村,基层设施建设更难!不过,现在好了,那个乡镇成了旅游区,村民们都富起来了。”
领导没有夸他怎么样,而是顿了顿,又问:“你觉得,现在基层最大的难处,是什么?”
路北方略一思索,答道:“基层最大的难处?我认为吧,不是没钱,也不是没政策,而是政策‘上面层层加码,下面疲于应付’!而且,上面来的考核太多、台账太繁、会议太频,干部一半时间在填表写材料,真正干事的时间反而少了。”
这话一出,厅内略静了一瞬。
众人都为路北方捏了把汗。
领导在回味一番后,却笑了:“说实话的人,现在不多了!你说的这些,其实,我知道,就是当前农村的痼疾所在。”
说着,他转向站着的王中源道:“就这?你们听到了吗?这就是基层的声音。我们定政策,不能只看报表,要看炕头、看田埂、看老百姓的眼色!”
接着,他又问了几位年轻人工作中的困难,科研经费是否到位,干部家属安置是否落实,一一问得细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