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内附二(第2页)
她敲敲桌子说重点:“本宫今日要强调的是:我大明已经具备羊毛加工的能力,只要多建几座加工厂,就能吸收更多的百姓进厂做工,一个工人每个月挣二三两银子,就能养活一大家子十来口人……
我们有建厂能力,缺的却是羊毛,而蒙古草原诸部,每年都能剪下大量的羊毛,而不用宰杀牲畜,牧民们谁会不愿意?
而我大明,用草原上产出的羊毛,纺织出轻便保暖的羊毛布,还可以卖回给草原上的百姓,这样的话,草原上的百姓们卖得了银钱,还保住了牲畜,大明的工厂主将羊毛纺成毛线,织成布匹,赚到了利润。
百姓们进厂务工,赚到了工钱,而商人们,也因为贩卖羊毛及羊毛制品,赚到了差价。
最主要的是,朝庭还得到了税收,诸位还觉得蒙古草原,是一片无用的土地么?”
会场上一时鸦雀无声,原来,太后在这里等着大家呢?
就为了这点羊毛,太后就要接受蒙古诸部的内附?
“诸位只觉得蒙古诸部现在缺吃少穿,接回来是个包袱,却不知,他们拥有的不值钱的羊毛,却是我大明纺织厂最紧缺的原材料,蒙古与大明,合由两利,分则两害。
这是本宫接受诸部内附的第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事关国家战略,本宫只想说明一点:以大明现有的技术水平,要开发蒙古草原很困难,但我们可以留给后世子孙,一百年、三百年、五百年后,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的后世子孙,未必就没有能力开发草原……”
孙承宗起身拱手道:“太后高瞻远瞩,老臣佩服,汉武帝时期,南匈奴就归附汉朝,有此先例,蒙古诸部归附大明,也未尝不可……就羊毛贸易来看,是值得的。”
首辅表了态,在座的高官们也纷纷表态,支持蒙古诸部内附,无他,如果真如太后所说的,是国家战略,那肯定有太后不愿意告诉他们的原因在。
因为在座的大明高官,都不会相信,羊毛可以征服一个民族,大事不可决于众,张蔷绝不会在这样的场合下,将羊毛贸易的深层目的讲出来。
她只在教儿子平安时说过:“和平,容易令人懈怠,看看现在的土默特三部,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和平,土默特的战士,还能骑马冲阵么?要不是有大明的支持,他们早在五年前,就被林丹汗给灭了。
如果蒙古人能用羊毛和羊奶制品,就能换来富足的生活,他们还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抢劫吗?没有谁是天生就喜欢抢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