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大婚之嫁妆(第2页)

 

今日,京城的百姓算开了眼,纷纷涌到通惠河码头看稀奇。

 

只见十七八艘两百料大小的内河般,满载着物资,排着队从东方缓缓驶来,拉船的全是枣红色的蒙古俊马,比去年蒙古王公们的坐骑还要整齐威风,马儿们喷着响鼻,从鼻孔里不断地喷出热气,可见拉的船只有多重。

 

整个通惠河码头,无数双眼睛死死盯住那缓缓滑行靠岸的大船,以及船上堆积如山的、覆着厚重防潮油布的箱笼轮廓,都想看看王家皇后的嫁妆,与民间百姓女子的嫁妆有什么不同?

 

张家村的老族长张友和,进京给侄儿张十五拜年,顺便看了灯会再回去,今日里在街上听说,准皇后的嫁妆到码头了,便拉着张十五来看稀奇。

 
 

“老头子活了六十多岁,第一次看人用船运送嫁妆,”两人挤在码头上的人群里,张友和感慨道,“这阵式,要多嫁两个女儿,还不得把家产掏空?”

 

张十五还不答话,旁边一位穿士子服的年轻人就接话道:“江南水乡的人家,都是用船接亲的,嫁妆和新娘子,都坐船,宝贵人家的女子出嫁,也有用三五艘船装嫁妆的,只是没像王家这样,给女儿十八船嫁妆的。”

 

话音一落,周围响起一片惊呼声,江南果然富裕,这王家更是富可敌国啊。

 

张十五心酸地对张族长说:“这王家儿女,是投了个好胎,不像蔷姐儿,投胎到我张家,打小挨饿受冻,末了五两银子给卖了……”

 

张族长拍拍他的肩膀,劝慰道:“说啥丧气话呢?蔷姐儿的命还不好?全天下就找不到比她更好命的人了。”

 

又低声道:“你看看,这么多东西,最后还不是要抬进蔷姐儿家?十五,你老想过去那些不开心的事儿干啥呢?蔷姐儿不是说了么,要向前看,向前看嘛……”

 

众人都热切地向码头上看去,只见油布掀开,露出来的却是一口口超级大的箱子,完全看不到嫁妆的真容。

 

有人惊呼:“好大的箱子!”

 

士子服的语气里充满了自得:“没见过吧?那是海商们装货出海的专用箱子,叫集装箱,装船缷货,都有专门的机器,不是靠人力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