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亲政之内阁(第3页)


 中午,天子平安在乾清宫宴请三位阁臣,与三人约定,待京察完成,地方官员选调结束,就启动廷推机制,推选阁臣。


 谁知到了四月,身体一向很好的内阁次辅韩爌,因一场风寒就病倒了,平安生怕将这位老臣累死在任上,一面派太医院院使傅懋光亲自前往诊治,一面提前启动了廷推阁臣的流程。


 北京城内顿时暗流汹涌,各方势力极力奔走,有资格参加廷推的官员们,更是或亲自出马,或派幕僚四处奔走,竭力为自己拉票。


 法安大师案头的汇报材料,一下子堆得老高,工作量一下子提高了好几倍。


 初六日,吏部提交了一份廷推阁臣名单,平安拿到慈庆宫来请教张蔷的意见。


 张蔷选人,就一个标准:那些在原本历史上,北京城破后殉国的忠臣,还有在南明时期坚持抗清的民族英雄,先取忠心,再看能力,因为大明的文官制度,已经相当完善,新科进士们拿着太祖皇帝朱元璋编着的《授职到任须知》,就能按部就班地做好地方官。


 经过两百多年的增补修改,无认是中央朝廷官员的《为政需知》,还是地方官员的《授职到任须知》都已经相当完善。


 所以,张蔷只看原本历史上那些忠臣就行了。


 “大理寺少卿范复粹、詹事府詹事姚明恭、詹事府少詹事张四知、吏部尚书温体仁、礼部尚书钱士升、礼部左侍郎钱谦益、工部尚书倪元璐、礼部右侍郎文震孟、翰林侍读学士陈演……”


 零零总总近二十人!


 张蔷取过桌案上的一叠材料交给皇帝:“平安,看看这些材料,这是你法安师傅送来的。”


 平安知道这是隐卫送来的,关于这些入选官员们的黑材料,接过来快速地浏览了一遍,啪地将册子拍在桌案上,怒道:“大胆!为了入阁,这些人竟敢在私下里拉帮结派,私相授受,视内阁权力为囊中之物!


 不打击无以振朝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