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大西南气候
云南,昆明,五华山,皇宫大内,养心殿。
大殿中央,身材魁梧,沉稳刚毅,正气凛然的顾炎武,抱拳对着一众大佬,继续说道:
“诸位老大人”
“你们都是资历丰富,见多识广的朝廷重臣”
“难不成,就真的没有发现,大西南动乱的根源,也许有一部分,就是天灾的因素”
“土司暴乱,连绵几十年,杀都杀不尽,按下了葫芦,起了瓢”
“下官再次重申一遍”
“大西南,战略地位极佳,但绝非久留之地,更非王图霸业之基”
“时间拖得越长,鞑子的国力优势,越是显着”
“本朝拖不起的,大江南,九州华夏的汉人,更是等不起”
、、、
说罢,意味深长的顾大牛人,来一个弯腰行礼,闭上嘴巴子,回到自己的队列里。
该说的,不该说,第一次入朝的他,就已经全部喷完了。
这是用他自己十几年的经验,踏破铁鞋的游历见识,去说服这帮大西南人。
一直以来,只要是明朝人,都知道陕北的凄惨民生情况。
从天启年间,就一直连年干旱,天灾人祸一大堆,老百姓根本活不下去。
对面的李定国,李来亨,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一个是大西系,一个是闯王系。
他们这帮人,就是在陕北活不下去,才会拎着大砍刀,杀官造反,抢钱抢粮抢娘们。
但是,那都是30年前的事情了。
顾炎武心系天下,不愿意留在大江南,做满清鞑子的走狗,于是就出走,游历九州华夏。
陕北关中,那是明朝灭亡的根源,自然去的最多了。
但是,每次去那些地方,变化太大了啊。
日新月异,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赤地千里,早就不见了。
这些东西,唯有去过了,亲眼目睹了,才会真正感受到,满清辖区内的重大民生变化。
“咕噜、、、”
叽里呱啦的结束了,整个大殿,再次鸦雀无声,就剩
尤其是右侧队列,那帮陕西老贼头,李定国,李来亨,白文选,贺九仪,郝永忠等等。
呆若木鸡,左顾右盼,一个个脸上无比震惊,牛眼子瞪得滚圆。